第四百二十章 :军乱(1/3)
乾符四年,六月十日。
保义军衙外都左营将傅彤带着两名扈骑从都营奔出,也不走大道,而是抄小路奔回驻地。
这里是傅彤所部的营区,二百名保义军吏士及百余壮丁、随扈,车驾、骡马都聚集在这里。
傅彤下马后,大步流星钻进营中的军帐内。
此时帐内已经围着五名队将,他们一见傅彤进来,赶紧向营将躬身施礼。
傅彤没有二话,直接对众人说道:
“开拔了!”
一听这话,这些队将大喜,纷纷吼道:
“好啊!终于要出发了!”
“是啊,我深怕轮不到我们都!我可不想又留守!”
“总不能老让衙内都立功吧!”
有一个队将倒是冷静,对傅彤道:
“营将,说是什么时候出发吗?”
傅彤对这爱将点头,然后对几人道:
“就在今日!”
接着傅彤便下令:
“一会就敲聚兵鼓,三刻后出发!你们也下去准备吧。”
五名队将纷纷抱拳,然后高兴出了军帐。
傅彤是周德兴的爱将,又是军中老弟兄,所以所部无论是老卒比例还是器械、补给都是非常充分的。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除了要携带自己本营的装备外,还要将此前出征的第一批次营头的一些备用甲械也要带着。
前番军出征太着急,大量的补给还都没有带上,所以需要第二番的部队随船带走。
当外头的鼓角响起时,外面一片骚动,大量的脚步声和甲叶的碰撞声。
傅彤将神情严肃地将架子上的铁铠取下,然后在两名扈兵的帮助下,穿戴齐整。
将兜鍪抱在怀里,傅彤又将横刀检查了一下,才插回了刀鞘。
最后他掀开军帐,走出帐外,所见是一面面旗帜,两百多吏士穿着绛色圆袍,腰后别着横刀站立。
而一众附庸、随扈身上背着卷好的铁甲和水壶,紧紧站在所在队什里。
傅彤看了一眼这些人,没有说什么,然后对身后一队拿着鼓角唢呐的人,喊道:
“吹号!开拔!”
话落,秦王破阵乐起,傅彤所部吏士吼着歌,踏着步向着营外走去。
身后车马粼粼,烟尘越起越大。
……
去往光州大营的路上,吴元泰抱着唢呐躺在辎车上打盹。
吴元泰所在的傅彤营需要先前往光州大营,和那边的都司汇合,然后就可以直接坐着船进入淮水。
这一段路吴元泰熟悉,因为他们就是用这条水道从中原抵达光州的。
而现在,他们又需要再走一遍,可再无此前的惊慌和绝望。
就在吴元泰正眯着时,辎车旁,一个年轻的黑黝军汉舔着脸,冲他喊道:
“黑郎,帮帮忙,这边到我家了,快帮我吹一下!”
吴元泰无奈,只能翻身起来,然后顺着军汉指去的方向,看到了一处聚落,了然。
于是,他翻出唢呐,对着那片方向猛力一吹。
尖锐的唢呐声刺破了天空,随后又连绵不绝。
……
正在骑马走在路上的傅彤正思考着一会见到老上司,能不能给他安排一个前船队的位置,毕竟这样也能更早抵达河东。
说来自己一个西川人,自加入保义军以后,算是真正走南闯北,以前一些他听都没听过的地方,现在他都见过了。
这个时代,一个普通人要想游历天下,增长见闻,除了是官员,就只能是军队了。
就在想着时,傅彤忽然被身后的唢呐声惊醒,皱眉问道:
“谁让吹唢呐的?不晓得军鼓号角不允许乱吹!”
“去,把那司号拿了。”
这个时候,旁边的扈兵赶忙解释:
“营将,这是营中新来的吴元泰所吹。”
傅彤一听这话,显然是误会了,想了想,改口道:
“那也不能乱吹,不过念在初犯,就作罢,如有下次,一并罚之。”
扈兵见营将误会了,赶忙说:
“营将,不是这样的。”
“这是此前这小子在经过家旁时,用吹唢呐的方式告诉家中的盲婆婆是他的部队经过。”
“然后这事就传开了,不少人觉得这个方法好,因为他们也不能随意离开部队,所以就希望这小子在经过他们家的时候,也帮忙吹吹,这样家人也晓得部队开拔。”
傅彤听了这话后,脸色明显有了变化,沉吟了一下问道:
“咱们营的新兵有多少营田系统的?”
扈兵作为傅彤的亲信,对这事也是比较清楚的,回道:
“我们营在鄂北大战中战死三人,伤退六人,然后补充进来的,全部都是营田系统,是咱们在曹州救下来的流民。”
傅彤听了这话后,感叹了一句:
“我看那些拜菩萨、佛祖的,真不如拜咱们节帅。他才是真菩萨心畅啊!”
“我长这么大,没见过神佛救过老百姓,就见到节帅做了。”
扈兵笑道:
“那可不是,听说有些地方都已经给节帅建生祠呢!”
傅彤愣了下:
“这祠堂活人也能进?这不会是咒咱们节帅吧!”
扈兵耸耸肩:
“那应该不会,不过也不明白这些,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二十章 :军乱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