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盟章程签署,闹出了些许波折,臣还是觉得让少宗伯名副其实更好些。”“那朕跟先生分说此事,大宗伯举荐便是。”朱翊钧明白了沈鲤的顾虑,这事儿,还真得他这个皇帝出面,张居正不好惹。高启愚立了这么多的功劳,再这么揣着明白装糊涂,恐怕礼部诸官,内心都会有些想法。沈鲤拿出了本奏疏,呈送给了陛下说道:“陛下,臣最近研读史料,发现了个怪事,就是秦一统六国。”“自汉时贾谊在过秦论中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自那之后,历代文人墨客,莫不认为,秦统一六国,东出大计,是六世遗泽。”“臣近日又研读了矛盾说和史记,觉得并非如此。”“哦?”朱翊钧拿起了奏疏,看了许久,矛盾说讲矛盾,在沈鲤看来,始皇帝继承秦王的时候,秦国可不像是个一统天下的样子,而是内忧外患。秦始皇他爹,秦庄襄王秦异人,就做了三年的秦王。秦庄襄王三年,秦庄襄王派蒙骜攻取了魏国的高都和汲,攻赵国榆次、新城、狼孟等地,令王龁攻打上党郡,设立太原郡。魏国、赵国自然不肯束手就擒,魏公子信陵君,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反击。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蒙骜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此战过后,信陵君名震天下。这是外患,内忧则是主少国疑。秦始皇继位那年才十三岁,吕不韦为仲父,把持朝政,赵姬嫪毐祸乱宫廷,嫪毐甚至以假父自居,始皇帝的弟弟长安君成蟜谋反、嫪毐再发动蕲年宫兵变。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证明,始皇帝前些年日子并不好过,这内忧比外患还要严重。当时,嫪毐也绝非一个轮转王,能转车轮的丑角,在始皇帝年少的时候,嫪毐所代表的是秦国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势力,甚至可以发动叛乱的存在。“所以,大宗伯的意思是,在始皇帝之前,其实秦国压根没办法鲸吞天下?”朱翊钧看完了沈鲤的奏疏,感觉到了一些惊奇。沈鲤在奏疏里列出了详细的时间线,蒙骜兵败、秦庄襄王病逝、吕不韦主持国政等等。“臣一家之言,就是读矛盾说有感。”沈鲤没说自己就一定对,毕竟近两千年了,他也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就是他的一个看法。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始皇帝继位的时候,秦国绝对没有鲸吞天下的实力。因为在秦王政六年,赵国将领庞煖率领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一度攻破了函谷关,逼近了咸阳八十里的蕞地。不是老秦人拼死一搏,再加上五国联军同床异梦,各怀鬼胎,秦国有没有,还要另外再说了。沈鲤完整的经历过庚戌之变,俺答汗攻破古北口挥师南下,劫掠京畿,那种恐慌感,沈鲤记忆犹新。隆庆二年,谭纶听闻俺答汗北虏再次南下,七日七夜未曾休息守备,直接导致了他的病情加重。在沈鲤看来,秦王政六年,秦国还被五国联军踹开了家门,在秦王政十七年,就开始一统天下,仅仅十年时间,齐国灭亡,天下归秦,称始皇帝。这个过程,绝对不是完全祖宗遗泽那么简单,始皇帝的个人奋斗,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多少有点异化了始皇帝个人,在一统六国中的作用了。换到万历年间,万历初年虽然也有各种问题,但至少没有外戚、兵乱等等问题,万历年间也没有被北虏、倭寇踹开了京师门户,打到京师城下,甚至连摄政权相张居正,也没有让皇帝陛下称之为仲父之事。“朕知道大宗伯要说什么了。”朱翊钧和沈鲤聊完之后,才笑着说道:“朕继承大统之位,自然会尽心竭力,今日之景象,实属不易,朕自然会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负万民期许。”朱翊钧觉得沈鲤在拐弯抹角,劝谏他好好做皇帝,不要觉得有点成就,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的很,看看狠人秦始皇,从秦王政六年被人踹门,到秦王政二十六年,仅仅二十年时间,一统天下。“陛下圣明。”沈鲤看陛下真的明白他拐弯抹角要说什么,立刻恭敬有加的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本奏疏就登邸报吧,始皇帝是真的了不起,他面对的局面,可比朕恶劣多了,其二十年成就,当真是丰功伟业。”朱翊钧朱批了沈鲤的奏疏,刊登邸报以自勉。“臣惶恐,自古以来,臣下做事,不免望风顺旨而言,欲进一言,恐君未必能听;欲谏一事,恐君未必能容!陛下良言嘉纳,国朝大幸之事。”沈鲤真心实意的说道。这做官做到阁老这份上,其实也做到头了,他其实可以望风顺旨去做事,但沈鲤骨子里还是个骨鲠正臣,他有了感触,还是愿意跟陛下说。关键是,陛下还愿意听,还愿意昭告天下,这就十分难得了。快二十年了,万历维新堪称辉煌,有盛世景象,但陛下仍然如同过去一样,愿意纳谏,愿意自勉,这份毅力,在沈鲤看来,是国朝幸事。“臣告退。”沈鲤再拜,离开了通和宫御书房。朱翊钧站在窗前,一直目送沈鲤离开了通和宫的大门,看着沈鲤的背影,握着奏疏,皇帝有些感慨的说道:“当真是汉室江山,代有忠良,大宗伯已然位极人臣,入阁拜相,依旧敢说肯说,提醒朕,不要傲慢。”“不过,他对朕的期许有些太高了。”把秦始皇的事儿拿出来劝谏皇帝,这份期许真的非常高。秦始皇之前是诸侯并立,秦始皇之后,历代皆用秦制,开辟一个新的天下一统体制来,就一个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都够朱翊钧一辈子去追赶了。“把奏疏拿来。”朱翊钧目送沈鲤离开后,开始处置今日份的奏疏,上磨这事儿,习惯了其实也还好。沈鲤早就写好了推荐高启愚为礼部尚书的奏疏,张居正看过后,写了浮票,贴在了上面,送到了半间房司礼监,司礼监呈送御前。张居正这次没有反对高启愚做礼部尚书,而是以‘群龙无首诸事不顺百事不继’为由,认可了沈鲤的推荐。斗归斗,闹归闹,但国事不是儿戏,换个人上去,高启愚就是什么都不做,也能把对方架空,群龙无首,礼部诸事不顺,也不利于国朝体统,故此,张居正认可了沈鲤的举荐。人自己要争气,只要自己争气,该是你的,谁都夺不走,元辅也不能。皇帝朱批,内阁拟旨,徐爵领了圣旨便去宣旨了。高启愚人在家中养病,他这病的非常古怪,之前他还对阎士选克上之说,不屑一顾,但现在他真的信了!原来大医官诊断,只需要两三日就可以康复,但中午时候,病情忽然有所加
第九百九十一章 该是你的,谁都夺不走(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