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门庭(3/3)
仗义执言的真名士,实乃凤毛麟角!”
“他让我特来,代他向先生,表达敬意!”
李延古听了这话,依旧是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说道:
“愧不敢当。我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罢了,赵节帅谬赞了。”
董光第笑了笑:
“先生谦虚了。”
随即,他话锋一转,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我家节帅还托我给先生带一句话。他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的河东,早已是沉疴遍地,非猛药不能医治。”
“李留守虽然身为朝廷命官,却优柔寡断,识人不明,早已失去了人心与威望。先生这般的栋梁之才,若是继续留在此处,只怕明珠暗投,终将与朽木同腐啊!”
“故而,我家节帅诚心诚意地想邀请先生,移步我保义军大营!”
“我家节帅愿以幕府法曹之位相待,与先生共商军国大事,一同匡扶社稷,还这代北之地一个朗朗乾坤!”
“幕府法曹?”
李延古的心,猛地一跳。
幕府法曹,在节度使幕府之中,虽然只是七品官,事权却极大,可掌控一镇司法生杀权。
那赵怀安只是见自己一面,就愿意许以如此高位?
然而,短暂的震惊之后,李延古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看着董光第,神情复杂地说道:
“请回禀赵节帅,多谢他的厚爱。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既为李留守之幕僚,便无改换门庭之理。更何况……”
说到这里,李延古冷然道:
“赵节帅今日在城外,以武力胁迫北都留守,纵兵入城,其行与叛军何异?道不同,不相为谋。恕不能从命!”
李延古这番话说得,可谓是丝毫不留情面。
董光第听了,却也不生气。
他只是憨厚地笑了笑,说道:
“先生果然是快人快语。你说的这些,我家节帅也早就料到了。”
“哦?”
“我家节帅让我告诉先生。”
董光第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他之所以纵兵入城,并非是要胁迫上官,更不是要图谋不轨。而是因为,他若不入城,这太原城必将血流成河,多年储备也将毁于一旦!”
李延古皱起了眉头:
“此话怎讲?”
董光第认真道:
“先生难道不知那贺公雅为何会起兵?就是因为盗捕司的人在暗中缉拿他的部下,他以为这是张锴和郭昢二人,要借机铲除他们右厢牙兵,所以被逼得起兵杀入西城。”
“可我们在拿下左厢牙军的晋阳宫后,已经很确定,缉拿右厢牙将的指令并不是张、郭二人下的,而是你们的节度使!”
李延古愣住了,这些信息他是完全不知道的。
那边董光第继续说道:
“那李侃想让两虎相争,他好坐山观虎斗,可他根本不晓得,以他的威望和兵力,最后无论是谁赢了,都是太原的灾难!”
“所以乱北都者,正是那位朝廷的北都留守。”
这一刻,李延古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那边董光第继续补充:
“我家节帅,正是因为洞悉了其中利害,才不得不行雷霆手段!”
“我家节帅是保义军节度使,要太原干什么?太原虽好也不是咱们保义军的辖区。”
“只因我家节帅不忍心太原雄城毁于一旦,不忍心国家大略因此而丧,更是不忍心这太原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先生,你饱读诗书,当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也当知,‘行大事者,不拘小节’。我家节帅所行之事,看似跋扈,实则皆是为了顾全大局!”
“节帅曾和我们说过,大丈夫处事,但问本心,俯仰不愧天地、众生、不愧自己的良知。”
“而能罪我者,其惟春秋!”
最后,董光第看着李延古,瞪大着眼睛,无比真诚:
“我家节帅知道先生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心中所念,皆是家国天下。”
“而我家节帅也是这样的人!他也需要先生你这样,有风骨、有才学、更有民望的臂助!”
“他问先生愿不愿意帮助他,廓清天下,再开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
见李延古还在犹豫,董光第来了个狠的,便又说道:
“先生,我家节帅还说,他知道你是卫国公之后。”
“卫国公当年,为国家革除弊政,不惜得罪满朝权贵,为国家复兴付出了生命。这份风骨,与先生你今日之举,何其相似!虎父,焉有犬孙?”
“我家节帅相信先生,定能明白他的苦心,定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李延古站着那,默不作声,片刻后,才问了一句:
“你家节帅倒是和你说的挺多嘛!”
董光第尴尬一笑,连忙找补:
“先生,这有些是在下说的,但请先生放心,我家节帅也是如此想的。”
李延古摇了摇头,忽然问了一句:
“你们保义军法曹的俸禄是多少?包食宿吗?”
董光第愣住了,随后大喜。
他第一次执行节帅的任务,圆满告成!
……
三日后,赵怀安正式入主太原节度使府,开始以“代北行营副招讨使”的名义,全面接管河东军政大权。
而这个崭新的行营幕府中也来了个新的年轻人。
那人,便是新任的保义军法曹,李延古。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二十八章 :门庭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