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元旦(2/3)
四十七道、四百州,多少藩帅、刺史,小皇帝对他们的认识只有单薄的文字,而对于赵怀安,他可就印象太深了!
他这辈子打得最爽的一场球赛就是赵大击出的助攻!
这个赵大站位有高度!政治过硬!
什么是自己人?这就是自己人!不培养赵大,培养那些面都没见过的?那些人如何晓得皇恩浩荡!
没准升了官还要拜错了人!
所以赵怀安能成为现在的六州节度使,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的!
当然,赵怀安绝对对得住小皇帝的这份信任!
不过,赵怀安最对得住的,就是淮西的百姓,因为正是冬至这天,他带着万余保义军吏士们在鄂北准备决战,所以他治下的百姓们才能好好过一个冬至。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冬至这一天甚至比比元旦这天都重要,也过得最隆重。
这是因为从寒食节到冬至这一天相隔时间比较长,所以即便是中下人家,也会有一定的财物积蓄。
然后正好就在冬至这一天过个肥节。
可冬至过后没多久,就到了元旦,而贫苦之家的储蓄也早就用光了,所以明明元旦是新年,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却反不如冬至热闹了。
就这样,乾符三年的冬至,保义军在鄂州血战,守住了淮南一方的万家灯火。
不过乾符四年的元旦,却是一个例外。
至少,光、寿、庐三州的百姓们在这一天过得竟比去年的冬至还要热闹,因为这是赵怀安在藩内过的第一个新年。
也是保义军全体吏士第一次完整地在藩内过节。
大量的赏赐在十二月就发了下去,那些在战争中挣得盆满钵满的保义军武士们可以说大撒银钱,准备过个肥年。
保义军十六个都,一万六千将士,包括他们的家人,在本地娶妻的家族,手里都有大笔铜钱。
尔后这一次出征军返回光州后,因为又出现了大量的新贵,有足够的钱出彩礼了,所以都想在元旦前把婚事解决了。
短短二十多天,上千对新人密集结婚。
那些队将、营将,差不多一天得吃八顿酒,甚至一度影响了军队的日常出操,所以很快幕府就下了一个戒酒令。
令出操日期间,当值军吏一律不得参与宴请,违令者,记过,发没三月军饷。
然后这才稍微杀了杀军中的不正之风。
……
元旦前三日,保义军就开始放假了,除了轮值的之外,上下都开始陆续带着营中家眷返回家乡。
这股返乡潮一度让光州境内的车马都被雇佣空了,价格一日三变,都丝毫阻碍不了回乡心切。
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节度使爱衣锦还乡,下面人自然也爱。
而且这也是赵怀安乐见其成的。
保义军要想和光、庐、寿三州彻底绑系,就需要军士们返乡,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向他们的家族和乡里传递一个个衣锦还乡的故事。
就是让三州百姓们看看,保义军到底有多好!多威!多改命!
同样的,这种深入也能让保义军和本地融入,成为一支可以真正代表光、庐、寿三州百姓们的军队。
而有了大笔消费的刺激,幕府又赏赐,老百姓憋下去的积蓄又充盈不少,于是,这一个新年就又热闹起来。
光州以前是小地方,别说长安了,就是旁边的寿州都比不上。
可有保义军之后,因大家都挣到钱,本身又是农闲,所以也有时间举办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因而今年的元旦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多彩。
此节的庆祝活动比其他节日更为丰富多彩,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气氛。
而保义军幕府也为了与民同乐,提高民心拥护,专门从汴州、扬州等人请了好些个百戏班子。
要晓得这可不容易,因为这两地也有活动,也需要这些班子,如何会路迢迢的跑到光州去?
可见幕府也是花了一番代价的。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从除夕这天开始,光州城内一片热闹景象。
是日,家家户户门上要贴门神,挂桃符,驱鬼避邪。
是夜,城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
士庶之家,围炉团坐,长辈们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来驱逐孩子们守岁时的睡魔。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翁围茶炉下,孙问年兽谁。
真乃天伦之乐也。
而待到元旦钟声敲响之际,光州城内顿时爆竹齐鸣,万众欢腾。
及至雄鸡唱晓之时,城内士庶之家老少便自早起床,梳洗完毕,各自穿着一新,亲朋好友及邻里之间互相道贺拜年。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人们互相走访,消除往日隔阂,以开启来年的和睦相处。
然后盛大的百戏就开始了。
光州不大,却到处结彩棚,铺台面,间列舞蹈、车马交驰。
而城内的寺庙也开大斋会,为了请头香以保佑来年顺丰如意的香客络绎不绝。
此情此景,不由让赵怀安吟诗一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零三章 :元旦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