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朗团(2/3)
团,也只能让这些人来江陵协防了。
本来他是想在这些人中抽调一批训练下补入荆南军,但当这些地方的土团陆续开到江陵后,这些人的战斗力和敢战直接让他吓了一跳。
这些长期与武陵蛮杂居、在残酷的垦荒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宗族土团,与他想象中的乌合之众,截然不同!
他们虽然装备杂乱,阵型不整,但每一个士卒的身上,都有一种蛮夷般的悍勇之气。
这些人战术彪悍,血气十足,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宗族血缘为纽带,拥有着正规军都难以比拟的凝聚力和服从性。
曾元裕一见,便晓得这哪里是什么乌合之众,这分明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是不可多得的好兵胚子!
于是,他立刻改变了主意。
曾元裕亲自出面,宴请了澧州的陈恪、廖忠海,朗州的刘勍、雷满、区景思、周岳等几个最大的土团首领。
在宴会上,他放下身段,对这些乡下土豪礼遇有加,盛赞他们忠勇卫乡之举。
随即,他便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的提议,那就是由官府出钱出粮出装备,将他们的土团,整编为一支统一的、受官府节制的“朗团军”!
曾元裕的条件极为优厚。
他承诺,依旧以这些宗族首领为各级军将,保留他们对自己部下的指挥权。
而他则会从自己最精锐的三千凤翔军中,抽调出最优秀的军吏和教头,杂进这些土团之中,将凤翔军赖以成名的步战之法、结阵之术,倾囊相授!
那些宗族土豪们哪有不愿意?
吃着朝廷的米,拿着朝廷的装备,提高他们自己土团的实力。
他们这些人当然不怕土团被朝廷给拿走,因为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宗族子弟,谁都带不走。
所以朝廷又是帮训练,又是给装备,最后提高的都是他们自己的战斗力,这如何不愿?
而另一个考虑则是,正因为参与其中的土团必然会战力飙升,所以如果自己不参加,那最后就会大大落后别的宗族的实力,到时候怕是更危险。
于是,这几家悉数从命,然后便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在江陵城外的大营受训。
由曾元裕亲自带队,将凤翔军的严酷训练方法,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
经三月练兵,终形成了一支以陈恪、廖忠海,刘勍、雷满等人为骨干,脱胎换骨的“朗团军”!
就这样,曾元裕麾下就形成了三千凤翔兵,三千荆南军,三千朗团军,合计总兵力近万的方面军。
但即便如此,曾元裕也没有一开始就带着这支方面军开拔向北攻打鄂州,而是先在荆南地方上扫灭群盗匪寇。
这是曾元裕从草军历次的战斗中吸取的经验。
他发现草军的决策层明明是濮州人,麾下主力也多是中原人,可每每到了地方上后却没有客场作战的各种不便,熟悉地理人情。
后来他就晓得,正是草军每到一地就会招收大量地方上的盗匪,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带路,所以这些人才能无往不利。
于是,曾元裕编练完朗团军后,第一时间就是开始了平盗剿匪,既为了验证编练的成果,也是为了以绝后患。
……
尔后整个九月,在秋高气爽的时候,荆南军对境内的盗贼发起了全面围剿。
此前曾元裕就在抵达江陵后,便开始了对境内的盗匪情况的摸底,到现在兵力已足,便决定用重典以锄盗贼。
荆南地方的盗匪来源众多,有江匪、有山匪,有游匪,有坐匪,但不论哪种,都会在草军压境的时候成为安全隐患。
所以他将麾下军队分成了十队,每队八百人,轮流清扫境内的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七十四章 :朗团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