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登基(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冬月初一,天气十分寒冷。

  这一日,四方军民都赶来了洛阳。

  刚刚平叛班师的银枪军、义从军、质子军以及本就屯驻近郊的各支部伍,总数万人,迎风肃立,气势磅礴。

  河南、河内、弘农、荥阳、襄城等左近士人及洛阳百姓,亦纷纷在外围围观。

  此时天还未亮,人越聚越多,几达万余。

  曾易带着一帮黄头军将士在维持秩序。

  他站在内圈东侧,维持的主要是官员、公卿队伍的秩序。

  祭坛高高耸立,方圆几有百步,坛前被反复夯平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场。

  夜漏未尽五刻(大约相当于早上六点),有官吏牵牲而入。

  曾易一边看热闹,一边观察着不远处的官员们。

  大部分都是从汴梁赶来的。

  六月东行,十月又西行,也是够折腾的。

  场中奏起了嘉乐,曾易听不懂,也不觉得有多好听,反正都是祭祀仪礼用乐,离他的日常生活太远了。

  太常官员们围着祭牲走走停停,时而有人说话,时而有人跪白对答。

  良久之后,才牵牲而走,交由厄丁处置。

  另有人开始准备酒器,以瓦樽盛酒,以瓦圩斟酒,置于东西两块草席之上。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也十分长。

  站立于坛东的官员们缩手缩脚,天实在太冷了,即便穿着皮裘,依然感觉冷风往身体里钻。

  但令人惊讶的是,丞相王衍的脸上却没有丝毫不耐之色,时不时还把目光投向那些正在窃窃私语的官员。

  那些人见王衍看过来,纷纷闭嘴,满脸肃容。

  曾易穿着皮甲,裹着绵服,冷倒是冷,但没觉得不能忍受。

  他的目光巡不定,四处查探有无歹人,看起来比即将入坛祭祀的梁王还要紧张。

  片刻之后,有官员抬着血、肉而至。

  这些全部是拿来祠奉天神的。

  如果不是开国天子,而是守成之君,还会分一半牺牲至太祖神座前,但梁王自己就是太祖不知不觉间,东天熹微,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

  黑沉沉的大地即将迎来破晓时刻。

  「」马蹄声在外围响起,隐隐还有齐整的脚步声,以及器械碰撞的眶眶声。

  坛东的官员们听得动静,齐齐肃立。

  在这一刻,再也没人交头接耳了,再也没人百无聊赖了。

  便是再腰酸背痛腿抽筋,这会也得坚持住,因为新君来了。

  新朝冗从仆射、原平阳太守唐剑带着数百执戟武士、仪仗扈从,紧紧围护在金根车旁。

  当是时也,金色的阳光破晓而出,普照大地。

  金根车停了下来,头戴十二冕、身穿大裘衮的新君下车,顶天立地,气度万千。

  曾易不由得被吸引了目光,心中竟然有些激动。

  不知道为何,他想起了梁王在河北泥淖之中,救下他的场景。

  也是在死人堆里滚过几回了,但他的眼睛就是微微有些湿润。

  他们勤力拼杀,终于把梁王送到了这里。

  他不当天子,谁有资格当?

  ******

  祭坛东侧,邵勋甫一下车,便被太常官员领到了祭坛

第二十二章 登基(下)(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