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登基(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洛阳南郊,大队军士进驻了祭天之所,

  刚从宫城换防于此不过月余的冯八尺见了,暗暗舒了口气。

  过年后来到洛阳上值,守过宫城,看过城门,甚至还在城西皇女台一带驻防过俩月,现在终于要走了,可以回家过年了。

  今天是十月十六,用罢早膳之后,来自平丘的府兵们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返乡。

  营外来了许多马车、牛车,将一匹匹布帛发下来。

  每人一匹绢、一匹白麻布、一贯钱,充作赏赐。

  这是额外加赏,正常上番是没有任何赏赐的,也就要开国了,临走前拿点钱帛,高兴高兴。

  冯八尺作为平丘府的带队军官,拿得多一些,钱、绢、布各五。

  他已经得知此事,笑得合不拢嘴。

  「洛阳粮价降下来了,斗米二十钱。这绢成色不错,能卖多少钱?四百?」冯八尺问道。

  「在陈留也有三百。」有人说道:「将军五匹绢,可买七八斛粮,这便是两亩地的收成了。」

  「大王对咱们武人是真的好。」又有人说道。

  「若非军令,我便是讨饭都要多留十天半月,亲眼看着大王登基。」

  「你看得到么?」有人嘲笑道:「能靠近梁王五百步内都算你厉害。」

  「何必现在呢?下次入京戍守时不就能看到了?」

  「平丘府四防人,若不出征,就会轮番上值,三年后再来吧。」

  「三年后我就四十四了。」有人叹道:「怕是这辈子再见不到梁王了。明年我儿就要顶替上来了,诸位兄弟帮照看着些。”

  「好说,好说。」众人纷纷应道。

  冯八尺没过多参与手下儿郎们的聊天,而是来到了临时营地的外围。

  数百名头裹黄巾的兵士正席地而坐。

  他们的带队军官正与洛阳五兵曹的人交涉着,一一确认他们将要领到的资粮。

  看得出来,洛阳的这帮官吏们垂头丧气,情绪不是很高。也就黄头军征战数年,已不是当年的灾民,隐隐带股杀气,不然怕是要被这帮五兵曹官吏们敷衍。

  将要裁撤的衙门,如果没得到安排,那确实没啥干事的动力。

  冯八尺转悠了一圈后,黄头军已经与五兵曹交涉完毕,带队的幢主走了过来,行礼道:「可是冯将军?」

  「正是。」冯八尺肃容道。

  「仆乃万胜军第一营幢主曾易,奉命移驻此地,此乃换防文书。」

  冯八尺装模作样接过来看了看,收起,然后说道:「前天卫府已经下过命令了。」

  说完,又打量了下曾易,问道:「如此年轻便是幢主,厉害。击鲜卑、灭匈奴时出征过?”

  「攻伐鲜卑时未曾与战,彼时在平阳看守质子。」曾易说道:「灭匈奴时,跟随侯将军渡河,

  打了好几仗,彼时我乃督伯。”

  「立下大功了?」冯八尺问道。

  「非也。」曾易有些不好意思,道:「幢主战死了,我便顶了上来。」

  「无需不好意思。」冯八尺笑道:「运气好也是本事。想当年我在汲郡先登,也是运气好,多少比我勇猛的人都死了。」

  曾易深有同感。

  他打仗也勇猛,广武之战时也拼过命,但光有勇武不够,你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他的运气不错,活到了现在,还当上了幢主。虽然万胜军并非募兵或府兵,幢主及以下军官皆无官职,但每年多多少少能领到一些钱粮赏赐,已经极大改善了他的生活。

  更重要的则是地位的提高,他已经是平阳县一乡佐,这同样不是官,但隐形好处可不少,至少他已是乡间实权人物之一。

  「

第二十一章 登基(上)(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