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机构蛋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畿内,然有枢密院调发,与中兵曹重复。”

  「宿卫兵来自天下军府,屯于宫城内外,与都兵曹相斥。」

  「骑军同样有禁军三院。」

  「唯外兵曹、别兵曹尚有可用之处。仆以为,不如合为兵部。五兵尚书改称兵部尚书。”

  「此尚书掌诸胡兵、世兵、镇兵以及少府、卫尉、太仆辖下之兵籍、车马、器械、仪仗、舆图、驿传。”

  「征兵之事、武官迁转亦归其管辖。」

  邵勋听完,思虑许久,缓缓点了点头。

  自曹魏以来,其实一直在进行制度改革,用时髦点的话说就是生产力不一样了,社会风貌也不一样了。

  甚至就连司马晋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度革新。

  大梁朝既有旧时代的残留,又出现了很多新事物,不制度创新肯定是不行的。

  开国之后,还得继续观察,继续改。

  世间无不易之制、不变之法,改革从来都是进行时,而不是奢望着一劳永逸。

  「大王,仆以为府兵、禁兵武官迁转乃至勋官评定之事,亦需由兵部掌管。」吏部尚书梁芬说道。

  邵勋沉吟片刻,道:「此事容后再议。”

  「是。」梁芬应道邵勋再想了想,以政事堂领三省六部,此为文臣框架,基本定下来了。

  以府兵八卫、禁军三院、尚书兵部管理天下兵马,此为武臣框架,也定下来了。

  其余诸寺、监、府,都没这么重要。

  其中很多部门早在魏晋三省诸部制出现前就存在了,即最早的九卿。

  三省成为实权机构后,九寺职权被大大削减,同时也与其有业务重叠的嫌疑。

  但九寺为何一直不撤销呢?因为可以和尚书省辖下各个部门(六部)形成制约,不让一家独大比如尚书六部中的度支曹管财政支出。但在实物占财政收入大头的年代,收上来的粮食又由司农寺管理,因为这个部门负责仓储事务。

  这其中既有新旧转换时期机构重叠混乱的因素,也有互相制衡的原因,很复杂。

  邵勋以后还会改革尚书省下辖的殿中、度支、左民、田、五兵、吏六部。

  这与他后世熟悉的礼、户、刑、吏、兵、工六部不太一样,更不习惯。

  像左民曹就是户部、工部的集合体,听起来很奇怪,但你一想营建需要征发百姓就知道了,户部、工部合体并不奇怪,盖因左民曹本身就需要营建工程。

  而且左民曹没有收税的权力,收税权在地方郡县,度支中郎将负责转运,司农寺负责储存管理,度支曹负责开销支出。

  邵勋不能忍受以前杂乱的制度,但他更清醒,知道不能盲目向后世制度靠拢,得甄别。

  而在当前,还是镇之以静为妙九寺之中,他只直接干涉了三个部门的官员任免,即卫尉寺、宗正寺、大理寺。

  宗正卿由舅舅刘善担任。

  大理寺取代廷尉,由三弟邵出任大理卿。

  原卫尉卿陈胗拟任尚书右仆射,新卫尉卿则是平阳城门校尉荆成,

  一系列的任免名单,会有人「奉旨泄密」,慢慢流传出去。

  邵勋会慢慢观察文武各个派系官员的反应,可能还会微作调整,

  彻底定下来后,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八月初一,天使复至,献上了第三份禅让诏书。

  邵勋以「食晋禄多年,实不忍毁掉司马氏基业」为由,第三次拒绝。

  这也是最后一次拒绝了。

  下一次,他就会在众人的泣血劝说下,勉为其难答应当皇帝了。

  (太硬核了,太浪费时间,但又不得不写这种章节,以致更新晚了,见谅。另求票。)

第十六章 机构蛋糕(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