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朕,计穷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许久许久。

  这份照准,上除了有辽东布政司的盖章外,还有辽东农垦局的印章,除此之外,还有辽宁府印、吉林府印等。

  照准上写的是:

  辽东承宣布政司等处钦俸上谕事辽东诸务,今有山东籍沙大力一家十七人,垦荒四百八十亩,前来合行,四方东至照水潭豆杉林,西至毛家沟,北至秃鹫岭,南至不限,仍准垦荒。布政司登等处遵上谕,万历二年,上谕辽东多贼少民,许万民流徙垦荒,巡抚都司等处给照准垦荒,不得阻挠。

  而奏疏上,则是写明了沙大力如何背井离乡到辽东吉林附近垦荒,尤其是垦荒之后,逐渐把家人接到了吉林的过程。

  今天布政司衙门终于组建完成,可以给沙大力一家垦荒照准了。

  垦荒照准是侯于赵的遗泽,这份照准法律效力等同于地契,不允许买卖,但可以租赁,现在前往辽东垦荒,这四百八十亩田,都是沙大力一家的祖业了,而且还能继续垦荒,直到与他人田亩接壤后,才会停止。

  辽东垦荒照准,被辽东布政司衙门和农垦局共同认同,而且每三年一验契,确定垦荒范围,只要写在验契之上的田土,都属于沙大力一家。

  这是辽东颁发的第一份照准,朱翊钧看了许久许久,都不太舍得放下,这是大明开拓辽东的一小步,也是弥足珍贵的一步,代表着吉林地方,被大明实土郡县。

  辽东垦荒是真的苦,根据辽东巡抚顾养谦所言,沙大力因为有大力气,所以才能垦出这么多田来,断断续续把家人接到了辽东。

  沙大力一家垦荒过程中,他的哥哥第一年被冻死,他的弟弟第六年被老虎袭击,死于老虎的利爪之下,沙大力的大儿子进山去采野货,一去不回。

  而辽东布政司也颁发了第一本《垦荒书》,辽东垦荒百姓需要学习了垦荒书后,才能进行垦荒,学习时间为三个月,主要是注意事项。

  这本垦荒书,侯于赵在辽东的时候,就在编纂,直到今天才算是彻底成书刊印。

  有了这本垦荒书的垦荒经验、布政司衙门,朱翊钧相信,不用五十年,就可以把辽东夷人,统统种到土里去!

  辽东布政司,跌跌撞撞这么多年,终于慢慢搭起了架子,可以正常履行职能,而不是继续以附属山东布政司存在了,大明两京一十五省,终于变成了一十八省。

  除原来一十三省外,增加了绥远、甘肃、江左、江右和辽东。

  辽东都司会逐渐继续拆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布政司衙门,辽东非常辽阔,为大明人口增长提供了足够的冗余。

  江左江右自万历十三年拆分之后,一直到万历十九年,才算初步完成了拆分,江左以安庆府和徽州府为主,徽州府为首府,称安徽布政司,而江右则以苏州为首府,称之为江苏。

  到万历十九年止,江左江右,其实仍然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布政司衙门,因为原本属于南直隶的府,其实仍然归朝廷直接管辖,比如财税直接上缴朝廷,而不是押送首府起运。

  辽东这份照准,朱翊钧非常开心,甚至还发了一次百事大吉盒,以示庆祝辽东布政司建立。

  擅长编写笑话的黎牙实,想要写一个笑话,但最终还是没胆子编纂。

  “陛下,所有泰西使者已经离开了大明海疆。”冯保拿出了鸿胪寺的奏疏呈送御前。

  “葡王使者保利诺,找到心仪的国务大臣了吗?”朱翊钧有些好奇的问道。

  冯保摇头说道:“没有,保利诺带着遗憾离开了,陛下,长史孟金泉愿意跟随潞王去闯荡,是因为潞王是咱大明的亲王,若不是潞王殿下表现出了足够的才智,恐怕,孟金泉也不会跟随殿下前往金山国。”

  “读书人素来如此,没有天大的好处,没有明确的前途,他们是不会轻易涉险的,能到葡萄牙做国务大臣,在大明至少也是一方布政使了。”

  布政使被尊称方伯,就是一方之长,一个省的布政使,那是大员中的大员,在大明犯了事儿,也要议贵(正三品以上),有极大的司法特权,有这种才能,跑去葡萄牙这种方外之地遭罪?

  安东尼奥能得一个徐璠,那是因为徐阶一直在触犯盛怒,徐璠不得不跑。

  “那朕也没办法了,他那个汉士族的衙门,其实很危险。”朱翊钧没有强行命令士大夫前往葡萄牙,这士大夫有坏事的本事,而且很大。

  八十八位汉士族分成了天地玄黄四组,对国事进行评判,汇总成四份文书呈送王宫,这种制度显然是代议制的变种,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安东尼奥可以得到足够的国事建议,比宫廷秘书出馊主意要强一点。

  坏处也十分明显,这些家伙,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安东尼奥一定会被彻底架空,早晚之事。

  朱翊钧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希望安东尼奥好运了。

  “大宗伯上奏说了件事,自从墨西哥佩托总督顺利办了贷款后,各方使者询问是否可以购买五桅过洋船和办理贷款。”冯保说起了皇帝的放贷生意,这份贷款,被戏称为恩情贷。

  能办这种贷款,是陛下的恩情,安东尼奥太成功了,让无数人眼红。

  能做放贷生意,一定要有收回贷款的能力,这种国际债务还有高风险的战争贷款,目前看,也真的只有大明皇帝能办的起来。

  “除了英格兰和倭国外,其余都可以办。”朱翊钧想了想还是准了沈鲤的奏疏,都可以借,只要能把五桅过洋船卖出去就行,卖出去的五桅过洋船,不仅仅是军火生意、安全生意,还有海贸的规则。

  想买大明的船,没问题,但纵容私掠许可证,那大明就会将其排除在朝贡贸易之外。

  大明目前没有足够的能力布武全球,自由通商,所以海贸规则的制定,只能用这种方式,用大明的生产力去潜移默化的改变。

  “英格兰活该。”冯保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私掠许可证,人神共弃,英格兰要依靠私掠船打赢西班牙,短期内不可能取消。

  作为大明人,冯保对海寇、倭寇之类的字眼,天然厌恶。

  “户科给事中万国钦、刑科给事中张问达、都察院佥都御史陈登云等人联名弹劾顺天府丞杨俊民,劾八事,事事确凿。”冯保将一本奏疏郑重的放在了皇帝面前。

  第一,功过唯税赋为重,谁能如期缴全税赋,就为功成,这一点在吏举法中,特别明显,顺天府到京师大学堂进修的吏员,全都是几年税赋全都是完全缴纳的干吏;

  第二到八件事,都和唯税赋为重有关。

  第二,纵容顺天府衙六房贪腐,顺天府衙门朝钱开,没钱莫进来,除了命案之外,其余任何事,都要花银子打点关系,否则一事无成,少则十银二十银,多则百银千银,顺天府衙门贪腐成风;

  第三,纵容贱业,顺天府衙门六房贪腐,自然而然就会纵容包庇城中帮会,给一些生意开后门,但凡是人多的地方,周围全都是娼窝、赌窝,京师风气为之糜烂;

  第四,匪、帮人员,横行无忌,甚至西山煤局的煤车,都被连车

第九百八十七章 朕,计穷也(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