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营,分别派往了辽东、山东、河南、山西、绥远、陕西、甘肃、湖广、江左、江右十个地方。

  这些地方因为有驰道,可以快速派出,以较小的代价轮换。

  朱翊钧已经准备好了,若是真有蝗灾,他也会学唐太宗李世民生吞蝗虫,以示与民共度灾厄的决心。

  没做皇帝之前,朱翊钧觉得李世民生吃蝗虫是在作秀,虽然皇帝愿意作秀,表演给百姓看就已经算是仁德了,毕竟有很多虫豸,演都不演。

  但做了皇帝之后,朱翊钧才发现,根本不是作秀,是为了安抚人心的逼不得已。

  泰西还能把所有的罪孽都归于神,反正没人能审判神,可大明这边没有神,只能把所有罪孽归咎于皇帝了,皇帝被杀就会死。

  为了安抚人心,在蝗灾剧烈的时候,就只能生吞蝗虫了,走投无路的自保之策而已。

  朱翊钧做好了生吞蝗虫的准备,并且和礼部沟通了其中的细节,最好让京师百姓也看到。

  蝗灾的时候,养多少鸡鸭都没用,因为蝗虫的密度一旦高于某种临界值,就会分泌一种毒素,蝗灾过境,结果只能是蝗虫飞蔽天日,塞窗堆户,室无隙地,数千里间草木皆尽,牛马毛幡帜皆食。

  以天命论,这就是对皇帝天命的重击。

  “老天爷究竟何意?”朱翊钧站在通和宫御书房门前,抬头看着天空纷纷扬扬的大雪,愣愣的看着。

  下雪了,而且很大,下的朱翊钧都有些迷茫,头发和眉毛上都是雪。

  他在祈年殿整整祈雪十日,天空万里无云,他把早就准备好的预案放了出去,打算硬抗今年的天变了。

  结果早上一起来,冯保连滚带爬跑到了寝宫外室,大喊大喜,下雪了。

  而且是鹅毛大雪,看这个架势,少说得下三尺厚。

  “陛下,这天变就这样,阴晴不定。”冯保重重的松了口气,这场雪简直是太及时了!

  旱极而蝗,这春天再没有降雨,今年三四月份的蝗灾,就会铺天盖地,弄得民不聊生。

  “下旨内阁,雪停后,去天坛祭天祈福,让天师张国祥写好青词,祭祀上天。”朱翊钧在雪地里走了好几圈,才抖了抖身上的雪花,对冯保下了圣旨。

  回应晚了也是回应,老天爷肯下雪、下雨就很不错了,不能奢求太高,这一场雪,至少北方不会从旱灾闹到蝗灾,百姓怎么也能收获一季的土豆。

  朱翊钧立刻马上决定去天坛还愿,而且还大动干戈,祭祀上天。

  在信仰这块,大明人总是表现出了灵活性,前脚还在骂贼老天,后脚就是老天爷的恩情浩浩荡荡。

  土豆,营养丰富,可以成为主粮,让人饿不死。

  有饭吃,是朱翊钧的疯狂呓语之一,和丁亥学制一样,皇帝提出的五间大瓦房,每一条都是疯狂呓语,但正在慢慢实现。

  正月十八日,雪停了,皇帝停早朝,带着群臣去了天坛,郑重的祭祀了上天。

  “从长崎总督府发来了消息,丰臣秀吉被暗杀了三次,两次侥幸躲过,一次负伤。”朱翊钧到全楚会馆蹭饭,在全楚会馆拿了一份倭国来的塘报,递给了张居正。

  胶州湾是个不冻港,从长崎出发的海防巡检,将消息传回了大明。

  丰臣秀吉这三次刺杀,一次比一次凶险。

  一次暗箭,直奔丰臣秀吉的胸口而去,一次炸药,剧烈的爆炸让丰臣秀吉负伤,在养伤期间,汤药里有了毒药毒死了奢员。

  这短短三个月的三次刺杀,丰臣秀吉可以用疲于奔命去形容。

  “而刺杀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丰臣秀吉明白了极乐教没有宽恕、救赎这个概念,你承认有错,你就要持续认错持续付出更多的代价,丰臣秀吉打算反抗,武装清剿极乐教,才迎来了刺杀。”朱翊钧将另外一份守备千户所调查的案卷,也交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看完之后,思虑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我要是丰臣秀吉,我就跑到大明做个富家翁,大明不容,就去南洋,划片地,过自己的日子了,倭国,已经没救了。”

  丰臣秀吉这个猴子,不如织田信长这个大魔王,但丰臣秀吉也是少有的人杰了,现在如此狼狈。

  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倭国国朝构建的共识,已经异化,大和人这个名字,将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成为无人在意的浮萍。”

  倭国派遣了遣隋使、遣唐使,在漫长的交流中,倭国逐渐意识到倭这个字是个贬义词,所以取了礼之用,和为贵,在奈良时代,用和字代倭,用大和人自称。

  大和这个概念,是国朝构建最重要的共识,算是支柱之一。

  张居正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以为倭国的国朝构建,会被战无不胜的大明军所瓦解,但结果却是共识被异化了。

  极乐教这个邪祟,简直是可怕至极。

  “先生,朕比较担心丰臣秀吉再次发动攻打朝鲜的战争,用对外战争纾解复杂的内部矛盾,一旦战胜大明,他就可以携带战争胜利的威势,解决国内问题。”

  “就像朕一样。”朱翊钧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开了两副药,丰臣秀吉做不到,但是这种赌国运的孤注一掷,也有可能。

  大明必须要警惕倭国的孤注一掷。

  “做不到了。”张居正思索了一下,摇头说道:“除非他把极乐教给灭了,否则他就做不到,极乐教的成因非常复杂,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织田信长在布武天下过程中,没有清理掉的余孽在作祟。”

  大明远比极乐教可怕的多,除非丰臣秀吉有织田信长的军事天赋,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内战中不断凝聚人心,否则孤注一掷的赌国运,无人认同。

  政权的基本逻辑就是这样,可以残暴不仁,但不能输,军事失败,就是满盘皆输。

  “但还是要防范,尤其是要把对马岛控制好,防止狗急跳墙。”朱翊钧认可张居正的意见。

  大明和倭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历经千年之久,正在走向终点,这个终点就只能是以一方彻底毁灭为结局,大明正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倭国进行全面肢解。

  在文化上的肢解,极乐教做的比大明恐怖的多。

  “去年,倭奴贸易,有四万三千人,而南洋姐、倭国游女下南洋也有两万六千人。”朱翊钧拿出了第三本奏疏,万历十八年的倭奴贸易人数,和十七年基本一致,倭奴贸易已经来到了顶峰。

  倭国的青壮年以一种堪称恐怖的数字在快速下降,这可是青壮,不是老弱病残。

  小三角贸易的可怕,让皇帝都感到胆战心惊,倭国现在丁口拢共不过七百万,一年就是近七万青壮的流逝,这个比例,就是大明面对这样的人口流失都要抖三抖,遑论倭国了。

  在张居正看过之后,朱翊钧划去了这一行,扔进了火盆里烧成了灰,又搅了下,司礼监在之前,已经抄了一本没有倭奴贸易细节的奏疏。

  不记录就当不存在。

  “更没办法反攻大明了,没人。”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极乐教的喧嚣,快要落潮了,这种邪祟,倭人也接受不了,慢慢就会被广泛反对。”

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