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商盟已经达成了共识,已经成立。

  “恶人都是高少卿做了,好人都是朕做了,高爱卿有功于社稷。”朱翊钧挥了挥手,示意冯保看赏。

  通常情况下,朱翊钧不会在文华殿上对臣子看赏,多是下了朝才会恩赏,但这次年末廷议,朱翊钧破了这个例,对高启愚进行了一次额外的恩赏。

  一个小黄门端着一个黄花梨木箱,放在了桌上。

  冯保将黄花梨木箱打开,对着朝臣们展示了一圈。

  高启愚额头的青筋直跳,黄花梨木箱里,赫然是一颗紫微少辅星,一颗巴掌大的满紫无棉蛋面,晶莹剔透,还有二十六颗大拇指手指大小的小蛋面位列其中。

  每一代敲一点,能保十几代人富贵。

  “臣,受之有愧。”高启愚真的被吓了一跳,有功必赏是陛下主政的逻辑,最让高启愚惊讶的是:陛下已经没钱了!还在拼命往外赏赐如此重宝!

  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其实主要是恩赏爱卿赴险,前往倭国京都逼迫丰臣秀吉投降之事,环太商盟之事,还没成,朕自然不会恩赏。”

  “武勋136人,人人有赏,爱卿受之无愧。”

  朱翊钧可没把高启愚给忘了,他跑到倭国,神火飞鸦把大半个京都都给烧没了,到现在都没能复建。

  武勋人人有赏,高启愚也该领赏。

  “臣叩谢陛下隆恩。”高启愚一听因为倭国战事封赏,只好收了,他要是还给陛下,大将军和135将星,不都得还给陛下?

  而且这是构建大明赢学的关键。

  东征九胜构建赢学,不仅仅包括了《东征记》和《英豪录》,也包括了各种话本、评书,还有这次的满天星恩赏,既是讲故事,也是构建赢学。

  大明赢学和中国历代赢学一脉相承,只有赢了才能赢。

  当然也有补足,赢了也要大书特书,而不是赢了一句话,输了几本书。

  张居正和戚继光对视了一眼,陛下卖翡翠,看来真的赚了很多的银子。

  人不会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教训,大布帛币精纺毛呢的闹剧,才过去多久,这翡翠局又来了,但人就是这么不长记性,京师、南衙、松江府的势要豪右,都开始追捧这种漂亮石头。

  而且最让张居正感到惊讶的是,这东西越稀缺,越贵,这些势要豪右越是认可,越是趋之若鹜,而且皇帝还精准的摸准了这种脉搏,甚至还故意把大块翡翠敲碎去卖,民间超过二两的翡翠,都少之又少。

  故意制造大块翡翠的稀缺性,再加上陛下恩赏大臣们赋予的额外交换价值。

  翡翠这局,陛下又做成了。

  张居正其实知道,陛下已经非常仁慈了,没把郁金香这种花卉弄来,就不算是骗。

  大明商船,带回来很多的奇闻怪谈,比如在尼德兰地区,一种名叫年轻贵族的郁金香,一株居然卖到了480杜卡特金币,等同于四头牛的价格!

  陛下弄的翡翠,有极强的稀缺性,这种宝石,尤其是满紫、满绿这种等级的宝石,非常非常稀少,来自遥远的东吁,怎么都比郁金香这种玩意儿,要强的多的多。

  正如陛下所言,抢的哪有骗的多,上当受骗,还心甘情愿!

  大司马曾省吾奏闻了今年裁军的情况,确籍之事,进行的非常顺利,而大司寇凌云翼则奏闻了一项名为大扫除的计划,打算对乡野之间的地痞流氓无赖、山匪,城里的帮派,进行全面的清缴。

  由地方巡检司、衙役负责执行,必要的时候,可以出动京营进行重点清除。

  这个大扫除计划的第一步,不是从大都会的帮派开始,而是从官场开始。

  用凌云翼的话说,不把这些反贼敲了,这些帮会、地痞流氓无赖,永远无法根除,只有把这些黑恶势力托庇的朝中官吏给敲了,才能进一步行动。

  大扫除从万历十九年开始,一直会持续到万历二十九年,期许十年建功,刑部会和反腐司高度配合,借着反腐,对这些官吏进行定点清除。

  朱翊钧在反复权衡和斟酌之后,还是照准了凌云翼的奏疏,皇帝之所以犹豫,原因也非常简单,凌云翼的杀性真的是太重了。

  在奏疏中,凌云翼提到了京营派出常态化的主张。

  驰道所及的省份,每一个地方,派出一营三千人,五年一轮换,专事对地方束手无策的山寨、城中帮派进行定点清理。

  凌云翼总结刑部所有旧案发现,很多时候,不是衙门不想剿灭山匪,是无能为力。

  有些山匪的人数,比衙役还多,衙役、弓兵对这些山匪真的没办法,只能任由他们兴风作浪。

  京营前往容城县,就发现了这一事实,容城两个山匪窝,刀枪剑戟弓弩甲胄比容城县衙门还多。

  而凌云翼之所以要对这些难缠的山匪窝进行定点清除的原因,也不是为了天下黎庶,而是因为天变。

  天变造成粮食减产,不稳定性增加,而这些山匪窝就会趁乱起事。

  走投无路的流民没什么组织力,闹不出乱子,但流民往往都会聚集在这些山匪窝的附近,或者干脆成为山匪的一部分,这就是风助火势。

  本来可以安抚、赈济的流民,会迅速扩大为无法安抚的暴乱。

  京营派出的常态化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剿匪,而是为了天变军管。

  一旦天变的情况剧烈到不得不军管的地步,常态化派出的京营各营,就可以快速响应,军管配给一切物资,防止动荡加剧。

  朱翊钧最终准许了这份奏疏,在没有闹出大规模民乱之前,派出京营只负责剿匪,一旦地方有了大规模民乱,快速响应,对地方衙门进行完全接管,甚至进行还田,安抚百姓,减少大规模民乱的可能性。

  这是大司寇凌云翼,为了江山社稷,涉及的一整套,以京营为主力的维稳应对策略。

  京营是把利剑,出鞘必见血。

  朱翊钧结束了年末的最后一次廷议,又开始忙碌了起来,他要去大兴南海子探望墩台远侯的家眷,去看望羽林孤儿,去京营官厂视察,去北大营看望京营锐卒家眷,去十王城接见宗室以示亲亲之谊。

  腊月二十七,朱翊钧再开皇极门,接见了外官、耆老、百姓,近千名随机挑选的各阶层的百姓,他们在皇极门左右廊,写下了他们最关切的问题。

  廊庙陈民念,丹墀问政典。

  腊月三十,朱翊钧接受群臣拜年,正月初一到太庙祭祖,正月初二,皇帝陛下带着上千本民念疏前往了祈年殿修省。

  在修省这段时间,朱翊钧要把所有的民念疏看完,即便是解决不了问题,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七日修省,大明皇帝祈雪失败,皇帝顺延了三日,仍然祈雪失败。

  京师的空气略显浑浊,霾灾笼罩下的京师,在阳光中氤氲出了一层诡异的紫色,令人感到极度不安。

  正月十四日,皇帝离开了祈年殿,下了数道奏疏,要求各地方按照《治蝗疏》对旱灾地区进行治蝗,谨防旱灾向蝗灾演变,并且要求各地官员,严厉督促乡贤缙绅完成当初的六十四年承诺,不在天灾制造人祸。

  正月十六日,京营开始派出,第一次派出,派出了十个

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