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赵策英的忌惮?(3/3)
    
    
        
         罕有的读起了史书。
  《汉书光金日磾传》、《晋书·文帝纪》、《尚书大诰》。这是赵策英主要读的三卷古籍。
  其中,周公旦的故事,就是记载于《尚书大诰》。
  其余的两卷古籍,一卷是记载的西汉权臣霍光,一卷是记载的大魏权臣司马昭。
  此外,偶尔也会涉猎王莽、诸葛亮、长孙无忌、窦宪、司马懿、王导、桓温、范质、檀道济的故事。
  “唉!”
  又是一声叹息,赵策英神着手,一伸手,又将拾起来的书卷放了下去。
  不难窥见,其心头烦躁非常,颇为犹豫不决。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近来。赵策英都在为一件事犹豫不决,迟疑不定一是否要制衡,亦或是清算了大相公江昭!
  单听起来,可能很不可思议。
  世人皆知,赵官家与大相公同为一心,堪称千古君臣,怎么可能会有制衡,乃至于清算一说?
  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为了此事,赵策英正满心犹豫,已有相当一段时日。
  究其缘由,盖因欲为子嗣铺路。
  痈疽之症,堪称无药可医。
  官家赵策英,有可能活不久了!
  这是大内御医的诊治结果。
  为此,赵策英大怒,连若治罪了几位医官。
  但,治罪医官,从来就不等于病症可治。
  自七月以来,一日一日,赵策英几乎是可清晰的察觉到身体在不新衰弱。
  可能表面上,他还是一副正常的壮汉样子。
  但实际上,这纯粹就是因其底子好。
  作为上马杀伐的皇帝,赵策英的身子骨,较常人来说无疑是要好上不止一筹。
  身子骨的底子好,重症也并未太久,单从表面上观察,自是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身子骨的异动,骗得了其他人,骗不了自己。
  赵策英心头自知,他的确是在不断的变得哀弱。
  凡事,都得讲究未雨绸缪。于是乎,赵策英自是一边积极治病,一边试着为身后事作打算。
  大相公江昭,无疑就是重点中的重点。
  “周公、霍光、司马昭”
  赵策英微闺若眼,连连叹息。
  江昭的权势,实在是太大了。
  文臣武勋,都有他的人。
  不处理好江昭的问题,也就相当于什么都没处理。
  可以说,就算是作为官家的赵策英,要想对付他,都得耗费不小的精力。
  其实,赵策英本来也不想考虑江昭的权势问题。
  就以君臣二人的默契,他自是非常相信江昭的。
  若是有可能,他甚至都准备让江昭当几十年的内阁首辅,君臣一齐创造千古盛世。
  一方面,他认可江昭的本事。
  这是一位真正的千古一相!
  另一方面,赵策英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威望。
  凭借着堪比开国皇帝的威望和学控力,赵策英完全有自信压得住文武百官,并让大相公江昭真心实意的予以认可。
  二者,未必不能是千古君臣!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的身体没问题。
  &"唉!”
  连着三叹,赵策英脸上尽是苦涩。
  可惜,他病了!
  而且,大概率活不久了!
  他压得住文武百官,不代表小皇子也压得住文武百官。
  他可让千古一相真心效忠,不代表小皇子也能让千古一相真心效忠。
  虽然有句话不好听,但事实就是&"暗主佞臣”。
  其实,史书上的一些赫赫有名的千古奸臣,也有可能是忠臣的。
  奸臣、忠臣,无非一念之差。
  论及缘由,无非是君王的差距。君王是贤君,臣子便贤。
  君王是昏君,臣子便奸。
  如今,贤君在位,大相公江昭自是忠正非常。
  可,若是幼主在位呢?
  这一点,却是赵策英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基于种种担忧,时至今日,他有三种选择:
  其一,清算权臣。
  趁着身子骨还没差下去,彻底清算了大相公江昭。
  如此,权臣退出朝野,幼帝自然也就不必担心权臣的问题。
  当然,这也会滋生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
  没有了江大相公,还会不会有其他权臣?
  可能吗?
  非常有可能!
  类似于国舅,亦或是垂帘听政的太后,都有可能将小皇子吃抹干净!
  所以,这一法子不太行得通。
  其二,制衡权臣。
  趁着身子骨尚好,借机简拔一些老臣,并不断打压大相公江昭的威望。
  如此一来,自可造成臣子制衡的状况。
  制衡时间一长,权臣权势消减,也就不再是权臣。
  几位重臣相互制衡,自可让小皇子平安成长。
  当然,这一法子也会滋生一些问题。
  譬如,以江昭的本事,有没有可能打破制衡,重新统合内阁?
  亦或者,本来的忠臣,有没有可能被这一招一点一点的逼得没有退路,不得不放弃造福社稷,转而专攻政斗之术?
  其三,效仿诸葛亮故事,托孤于权臣。
  这一法子,相较于清算和制衡来说,有一让人不可忽视的特殊点。
  也即,维持了大相公江昭的权威。
  这也就使得事情可能走向两种极端:其一,好的方向。
  以大相公江昭的本事,以及托孤重臣的权威,足以其继续维持变法新政,甚至于创造盛世!
  事实上,无论是清算,亦或是制衡,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一种结局,也即无法继续推行变法革新。
  大相公江昭,乃是变法唯一核心,这并非是空话。
  没有江大相公主持新政,把握大方向,变法革新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会失败。
  足以压倒一切的权威,正确的变法方向。
  这就是变法革新成功的关键!
  赵策英凝眉,面色异常凝重。
  而一旦他不幸去世,且大相公江昭也遭到制衡,亦或是遭到清算,自然是意味着变法革新没了权威和大方向。
  变法革新,自然也就会无法继续推行下去。
  甚至于,可能都会有人&"开倒车”,将一些已经成功推行的变法给取消掉。
  其二,坏的方向。
  以大相公江昭的权威,要是真的走向了邪路,恐怕也是无人可拦。
  文武大臣,可有不少人都是江昭简拔起来的啊!
  那时,可能就不叫江昭了,改叫司马昭了!
  ”唉!”
  赵策英连连摇头,久久无法抉择,异常犯难。
               乱清小说提供了花雪飘飘飞创作的《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零二章 赵策英的忌惮?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