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两王两后(3/3)
播出去他就知道了,所以对于变得更严格的检查并不意外,只是一个劲儿吐槽:“东北二王的事还没结束,现在又闹出一个东北劫机大案,我们东北人的形象啊,全都被霍霍完了。”
包副局长祖籍是山东人,出生于吉林六道沟子村,十六岁就参加革命了,在东北工作到了三十岁,至今还带有一些乡音,但他自己不承认:我寻思我也妹说东北话啊。
上了飞机,三人也坐在一起,不仅坐在一起,等到了戛纳他们还要睡一起呢。
这倒不是官方不放心魏明,主要是为了省钱,现在戛纳物价暴涨,旅馆房间价格也高,能省一点是一点。
长路漫漫,李宝田又是个不爱说话的闷葫芦,魏明只好跟包同之聊天,和东北人很容易就能聊得火热。
魏明很想跟他聊聊电影体制改革的事,不知道现在官方是完全没想过这件事,还是已经有小火苗了。
然而包副局长更想跟魏明聊聊这次去戛纳有没有信心拿个奖回来,他们这次对《放羊班》是寄予厚望的,因为能感觉到这部电影跟之前送选的那些电影有着质的不同。
魏明能理解老包,也能理解电影局,往小了说是中国电影,往大了说就是此时的中国太需要国外的认可了。
哪像后世,什么戛纳、奥斯卡,玩儿蛋去,大家都表现出强烈不屑和不关心,甚至反感。
而现在,魏明要是真能从戛纳这个国际舞台捧个奖回来,电影口能把他供起来,然后让那些第五代导演挨个听他上课。
不过得奖哪是那么容易的,魏明回道:“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制度,决定得奖与否的就那么几个人,他们的偏好非常重要,也跟同期对手的质量息息相关,这些咱们可都不知道,而且二十多部电影争夺五六个奖项,得奖的概率其实很小。”
“我知道啊!”包同之拿出两张传真纸,“这张是评委名单,这张是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名单,是法国的同事发过来的。”
魏明看了一眼评委名单,包括评委会主席一共八个评委,都是英文名,包同之怕魏明不认识,于是介绍道。
“这位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是苏联的导演,曾经也是一名演员,我年轻时候看过他的电影。”
魏明:“我知道,《战争与和平》嘛。”
那可是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也是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在1968年,耗时五年,耗资5亿6000万美元,总时长400分钟,也是电影史上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电影,苏联军队任他调遣。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身兼编剧,导演,主演三职,而且在冷战期间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仅凭这一点,魏明觉得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完全可以坐在评委会主席的位子上了。
虽然美国也拍过一版,还是奥黛丽·赫本、亨利·方达这种巨星出演的,但给魏明的震撼远远不如苏联版。
包副局长介绍完谢尔盖后就不吭声了,因为另外几个他也不认识。
魏明基本也都不认识,亨利·阿莱坎,不说《柏林苍穹下》的摄影师魏明哪知道,卡雷尔·赖兹,不说《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导演他怎么会知道。
至于其他几个评委,哪怕说了作品,魏明也不认识,都是埃及的,非洲的导演。
唯独评委会主席,魏明还真认识,威廉·斯泰伦,评审团中评委会主席有着一锤定音的权威,了解他的喜好比什么都实在。
“那他是干什么的啊,有什么作品吗?”包局长好奇发问,就连李宝田也看了过来,认真倾听。
魏明:“他是一个作家。”
“啊?作家,你的同行?”
魏明点点头,包副局长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作家竟然能成为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其实魏明也没想到,不过转念又一想,以威廉·斯泰伦在美国和欧洲文坛的地位,以欧洲电影节对好莱坞的跪舔,似乎也算情理之中了。
“威廉·斯泰伦是一个长期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作家,曾得过普利策奖,在当代文坛地位显赫,他最知名的作品是叫《苏菲的抉择》,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两个月前在美国的奥斯卡上获得了五项提名,并最终拿到了最佳女主角奖。”
出演这个女主角的演员叫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也是她第一次拿奥斯卡影后。
包同之期待地问道:“那你们都是同行,关系肯定也不错吧?”
魏明摇摇头:“没见过,不过我知道他曾经是一名军人,参加过二战,以及朝鲜战争。”
“啊?!”包同之心说这不妙啊。
然后魏明翻开第二页,看到了入围名单,现在他不仅摇头,还苦笑,这一波,死亡之组啊~
乱清小说提供了泥白佛创作的《激荡1979!》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473章 两王两后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