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出人意料的反击(2/3)
    
    
        
         便是不信?难不成你也受了文相公指使,要急着给我定罪?”
  周革面色一僵,不接后面的话,只道:“那是因为这世上,没有自己给自己泼脏水的道理!你不过是故意攀咬文相公,想要借此隐藏幕后之人罢了!”
  “所以我说你跟三岁稚童差不多。”
  郑世兴的目光越过了周革,跟正堂上坐着监审但始终没说话的大理寺少卿隐晦地对视了一眼,随后道:“此乃一石三鸟之计。”
  “一则流言乍起,世人皆以为不实,定会认为宰相谋国不易,受小人攻讦,由此以邀声望,缓和局面。”
  “二则文相公与贾相公有隙,贾相公两度判大名府,此事又事发于大名府,即便贾相公与此事无关,世人亦以为出自贾相公之授,贾相公百口莫辩,由此文相公即便不能除一大敌,亦可减其圣眷。”
  “三则文相公与宋相公有旧怨,陆北顾乃宋相公门生,又为御史,文相公恐宋相公复相威胁其权位,又恐陆北顾日后为祸,故而授意我驱禁军除之,削其羽翼。”
  “你......你......”
  周革口呿舌挢,竟是刹那间不知如何言语。
  郑世兴这番“一石三鸟”的供词,不仅彻底打乱了预定的审讯节奏,更将一场本应非常清晰的案件拖入了未知的方向。
  实际上,如果不是临阵换将,如果周革能多些时间仔细研究陆北顾奏报里关于大名府方面的报告,或许他就不会被郑世兴的谎言带歪了。
  可惜,周革接手的太匆忙。
  至于高坐堂上的大理寺少卿倒是清楚,但他是不可能提醒周革的。
  “郑世兴。”周革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一字一顿,“你可知攀诬当朝宰相,是何等大罪?你方才所言,荒诞不经,漏洞百出!文相公身为首相,国之柱石,岂会行此等卑劣之事?更遑论什么‘驱禁军除之’!陆御史乃朝廷钦差,天子门生,谋害钦差等同谋逆,文相公怎会如此不智?你编造此等谎言,无非是想搅浑水,为你真正的幕后主使打掩护!”
  “周寺丞,你口口声声说我攀诬,却对我所言的具体情由避而不谈,只一味强调文相公不会如此。”
  郑世兴却毫无惧色,甚至嘴角勾起满是讥诮的笑意:“请问,审案难道不重证据、不究细节,只凭你心中所信便可断案吗?你说我漏洞百出,请问漏洞在何处?至于文相公会否行此事......呵呵,庙堂之事,波谲云诡,岂是你我这般位份所能尽窥?或许在你眼中是不智之举,在执棋者看来,不过是弃子争先罢了。”
  “放肆!”
  周革说道:“本官问你话,你便老实回答!休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你说是文相公指使,证据何在?除了你空口白牙,可有片纸只字?那所谓的文府亲随,你可敢与他对质?”
  “对质?”
  郑世兴轻笑一声,带着几分戏谑:“周寺丞,那位亲随是否还在文府,或者是否还在这世上,恐怕都要两说吧?文相公做事,岂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把柄?至于证据,口信本就是口说无凭,信与不信,全在心中一念......说实话,若不是被陆北顾戳破真相,文相公欲弃卒保帅舍我性命,这些话我烂在肚子里,这辈子都不会说的,我如此做也只是为求活命罢了。”
  他这番话,又将责任巧妙地反推了回去,暗示若非文彦博算计不周,自己也不会落网,间接佐证了供词的真实性。
  而其话语里虽然有疏漏之处,但郑世兴还是意识到,对方是有备而来的,其背后定然有人指点,这番说辞极难正面驳倒。
  他转而采取迂回策略,试图从动机和逻辑上寻找破绽:“好,即便如你所说,文相公欲行此计。那我问你,六塔河工程溃堤,文相公已是焦头烂额,正值避嫌谨慎之时,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徒增风险?此举若被揭穿,岂不是雪上加霜?”
  “周寺丞此言差矣。”
  郑世兴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应答:“正因六塔河事大,文相公才需未雨绸缪。当时谤议已起,文相公深知此事日后亦难以轻易平息,故布下此局,命我制造工械以待后用......一旦局势被动便发动流言,
               乱清小说提供了西湖遇雨创作的《大宋文豪》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378章 出人意料的反击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