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龙虎(1/3)
广明元年,四月初二,雁门关内外大军云集,旌旗飘扬。
洁白的帐篷连绵相连,如同无数蒲公英在草地上盛开。
保义军两万一千余众,诸葛爽三千,李克用六千,还有已经隶在宋建麾下的萨葛、安庆、沙陀的两万反正军,高文集麾下的四千朔州军。
另外还有吐谷浑人、党项人,都派遣部分兵马前来投军。
换言之,此时,聚集在雁门关内外的大军,一共到了六七万的规模。
而这还都是战兵的规模,再加上各支被征集来的民夫,换言之,此时的雁门关集结的总人数,已经突破十万,是大唐在西北难得的盛事。
这听着气势雄壮,但只有置身于内的人才能感受到雁门关内外的压抑和紧张。
此时,各支兵马都按照关系靠近在一起,所以任何人都能看出,此时的平叛军,基本分成了三股力量。
保义军及其盟友平夏党项,沙陀人三部,以及其他。
是的,李克用虽然只是带来了六千马步骑,但随着李友金、米海万、史敬存相继带着沙陀兵马抵达雁门附近,这些人几乎已经合流。
此时,光他们这一方的兵力就多达两万六千,比赵怀安的兵力还要盛。
而这些沙陀人之所以如此合流,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他们在赵怀安如此强势的大唐郡王面前,也只能抱团取暖。
当然,此前李克用对康家子弟的怀柔,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核心还是赵怀安给这些沙陀人的压力太大了。
这倒不是赵怀安成了朝廷的异姓郡王,虽然这几乎已经是人臣之巅,是武人的最高荣耀,但安史以后的郡王和前期是不一样的。
在初唐的时候,朝廷国力强盛,异姓封王严格限制在开国元勋和归化草原草原首领。
其中,开国元勋们也只是在死后被追封为王,比如郧国公殷开山死后被追封为郧王,蒋国公屈突通死后被追封为蒋王。
但这种严格勋爵情况却在安史之乱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唐的一切如果都二分的话,其分水岭就是安史之乱。
这一场动乱真正的影响了整个大唐乃至中亚的命运。
在安史之乱中,如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平叛功臣都被封为了郡王。甚至一些安史旧部如田承嗣、李怀仙、薛嵩等,朝廷也妥协,封他们为郡王。
后面到了德宗等朝,在先后的吐蕃战争、平叛战争、平藩战争,朝廷又封了一大批郡王,如仆固怀恩、辛京杲、郭昕、李希烈、白孝德、朱滔、段秀实、马燧、马璘、浑瑊、李晟等等。
所以赵怀安被封淮西郡王,虽然已经是了不得功勋了,但在此时的唐人精神世界中并不是那么不可思议。
真要惊讶的,也是惊讶赵怀安如此年轻,就到了这种封无可封的程度,这才是厉害的。
不过一些人倒是阴私地想,此等年纪就封了郡王,怕也不是好事。
当然,沙陀人并不在乎这些,赵怀安让他们感觉到压力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义军是唯一一支击败过他们的军队。
……
此时雁门关外,一处巨大的帷幔下,赵怀安正悠闲地看着场地上的百戏。
老宋也不容易,他也晓得这一次聚兵必然气氛紧张,毕竟这里面的仇怨太复杂了。
既有敌我,又有背叛,此刻这几方忽然聚集在一起,谁都不晓得哪个会为了某些仇怨就拔刀相向。
所以一个处理不好,这雁门关下真就是血流成河了。
所以,老宋专门从太原那边调集了一批百戏手艺人,还将场地布置了一下,专门用以调节关外氛围。
而别看赵怀安表现地悠闲,实际上也是提高了十二分的警惕。
他不仅将裴娘子送回闻喜老家,让她安胎,还命令诸军披甲持刃,随时听令。
只要有人敢闹事,赵怀安直接就将李克用那批人给杀了。
同样的,因为保义军如此严阵以待,这使得其他诸军,尤其是沙陀人,就更加紧张了,也开始甲不离身,刀不离手。
而这边赵怀安一边看百戏,一边喝着三勒浆,下面两侧帐幕下的双方将领和武士已经眼神凶横地盯着对面。
保义军这边看那些沙陀人,那些沙陀人又盯死对面,真是应了那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但真正和保义军有大仇的,是朱邪部,像葛萨部还有安庆部,他们就老老实实地盘腿坐着,吃着羊肉,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当时二部沙陀人和李友金为何要投唐?就是因为割舍不开大唐的福利和赏赐,也不觉得反抗大唐能有什么好结果。
但现在朝廷将李国昌父子招降了,那情况就变化了,只要他们父子对于此前事既往不咎,那他们还是很愿意继续随在他们父子左右的。
毕竟蛇无头不行,能被各部沙陀人都接受为酋帅的,也就是李国昌了。
现在李国昌没来,那他继承人李克用也能行。
所以,沙陀人内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联合起来自保,那没问题,毕竟人多势众,话语权就众,分的战利品就越多,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但你李克用和朱邪部要是和保义军火拼?那对不起,这一次他们还是选择两不相帮。
而那边,保义军的情况也是差不多。
一方面,沙陀人联合起来已经是比他们兵力还要多了,火拼已是最坏选择;另外一方面,这一次朝廷派来的是宋建,赵怀安如何也要给老领导这份面子的。
他这人就是这样,别人对他一分好,他就要十分去待人。
这既是赵大的优点,也是缺点。
所以双方就隔着场地,眼神厮杀得火热,可实际上谁也奈何不了谁。
……
这个时候,李克用等人还没有入场。
赵怀安也时不时和宋建说着话,本来按照他的身份,他大可以最后来,但他晓得宋建在这些军头们面前没有威望,担心他镇不住这些人,所以早早就来了,给老领导站台。
这些都被宋建看在眼里,心里火热。
不得不说,赵大的确是会做人,也会尊重人,无论低位还是高位,都待人以赤忱。
也是这份难得的真诚,宋建从来都对赵大青眼有加,也非常珍惜自己和赵怀安的关系,就这会,赵大送给他的平安福都还被宋建挂在胸口呢。
所以,一开始朝廷让自己北上雁门关负责招抚工作的时候,宋建实际上很为难,他晓得朝廷这是在消耗自己和赵怀安的情谊。
但为人臣子,当晓得何是大忠,如今朝廷危难,他如何能为了私谊而坏了国家大事呢?
所以他来了。
而现在来看,虽然赵大的确反应激烈,但的确给自己这份薄面,而自己也是不辱使命,完成了朝廷的所托。
现在他只要将大军带往中原,如此就算是成全臣节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忠义同样难两全,而现在宋建既全了忠,又保了义,也算是好的结果了。
如此,宋建此刻还颇有点如释重负。
忽然,他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六十五章 :龙虎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