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冲天(2/3)
些欠缺。
可那小高下场后,和他们说什么?说就那赵节度身边站着的,至少有四五人气势比他强,还有十余人气势不弱于他。
这些人都没有下场。
听到这个判断后,那些来的幽州武人们各个惊愕,不过也很快就自我和解了。
毕竟沙陀人是什么战力,他们能不清楚?而保义军能从将沙陀人打成这样,军中也必然是猛将如云。
其实也是通过这一次交流,保义军和幽州军都对对方的实力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这样就不容易在后面出现误判。
所以保义将们和幽州将们连吃了三天酒,最后临走时,还送了他们一批淮西特产的横刀。
这些都是保义军工坊特制的百锻刀,专门用来配发给中高级武将的。
没有武人不爱好刀,更不用说赵怀安送的这批刀,和那些名刀相比其实就差了个铭文而已,是真正难得一见的宝刀。
所以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说好话的,毕竟这次来也是连吃带拿的,要是再不懂事,那就有点不讲礼貌了。
……
这边赵怀安送完幽州使团,就收到了长安那边发来的邸报,其中还有一部分信息是邸报上没有,是黑衣社长安站送来的情报。
全部都是关于黄巢的。
原来在他北上河东的这段时间,黄巢那边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了。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攻打下了广州城。
广州城的富裕赵怀安是有点了解的,因为他海贸网络上的一个中转站就是广州。
只是那些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吃独食,根本不给保义军这样的外来户插手的机会,不然赵怀安早就在广州设立商贸站了。
而现在黄巢打下广州,可以说取得了他们草军多年转战天下最大的战果。
有了广州的财富,草军的实力必然突飞猛进,甚至比过去还要强。
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那就是每一次失败固然是实力的损失,但辩证地来说,活下来的,都是大浪淘沙的精英。
这些人不仅军事经验丰富,斗战经验狠辣,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人有运道,也就是所谓的,有气运。
赵怀安这些年其实越来越信这个,人没点运气在,真的干不成的。
现在有了这些大浪淘沙的精英作为骨干,又从江西、荆南、广南扩充了人手,还有广州海量的财富作为支撑,黄巢的实力的确不可同日而语了。
可在看了长安站送来的情报后,赵怀安终是忍不住骂了一句:
“就朝廷上的那些虫豸,大唐不亡,真的算运大!”
原来,黄巢抵达广州后,实际上无论是心态还是战略,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他到了广州后,就通过当时的广南节度使李迢的途径,给朝廷上奏,说想回老家做个天平军节度使。
可对于黄巢的这份求招安的请求,朝廷高层一致表达就是不行。
这个也能理解嘛,毕竟天平军是漕运的核心藩镇,万一那黄巢只是假投降,然后在天平军再造反,那朝廷损失就太大了。
但当时的朝廷呢,也不能见广州陷于危难之中而不管,所以就给黄巢一个别的官。
可这一条上,朝廷发生了重大分歧。
以宰相郑畋与枢密使杨复恭为首的是一派,他们建议授予黄巢同正员将军。
但这一主张遭到了以宰相卢携为首的一派朝臣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这个官给高了,给一个率府率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而且卢携还建议,如果黄巢还不识趣,就直接武力南下,就让高骈动手。
卢携的意思就是田令孜的意思,那也就是小皇帝的意思。
所以,朝廷给黄巢开出的价码,就是一个正五品的东宫侍卫官。
可这条件把黄巢给恶心坏了,他可不是不懂行的土锤。
大唐多少年没立过太子了?不都是你们神策军宦官们选的吗!
还有一个东宫侍卫官能带多少人?他麾下兵马七八万,岂不是大部分都要解散?
所以黄巢压根没同意,又开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做岭南节度使。
他也不想着衣锦还乡了,但至少现在广南他都拿下来,你朝廷承认了事实,给我一个岭南节度使做做,我也不再造你的反了。
至少短时间是。
但就这样个条件,朝廷也没同意,最反对的就是当时刚回京的右仆射于琮,他认为广州有南海市舶司,储备大量金钱,这些都是朝廷的税收,如何能给黄巢?
到这里,赵怀安看了后,都觉得还能理解。
毕竟广州的确是重镇,也不能将国家的位置随意许给草寇,不然对方就成了名正言顺。
这就和当年周王做错了一件事很像。
当年三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五十八章 :冲天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