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冲突(1/3)
乾符四年,九月二十七日,雁门关,帅帐外。
“小酋拓跋思恭,见过赵节帅。”
此刻,赵怀安金冠紫袍,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叫拓跋思恭的人。
这人是平夏党项的酋长,说是几代人都是贵酋了。
因为有心招募党项人,又是这些人随王彦章他们一起回雁门关的,所以赵怀安就对这些党项人上了心。
还是老样子,遇西北事不知,便问王溥。
王溥告诉他,这些平夏党项是来自夏州羁縻府州的党项部落,最大的就是拓跋部,几代拓跋部的首领都是平夏党项的酋长。
而其他的党项还有灵、庆、银、绥、延、胜等州的,都是因为吐蕃人的侵逼而内徙到这些地方的。
不过党项人的羁縻是比较特殊的,那就是他们是有分民而无分土。
就是以上这些州府全部都属于大唐的正州正县,只是允许这些党项人入内放牧,然后让他们以其部族首领为都督、刺史,便于夷夏分治,
而王溥告诉赵怀安,这么多党项部落中,以平夏部素善,长被华风,尤见忠顺。
所以王溥就建议,如果真要招募党项人,可以从此人身上下手,或者让他帮忙做中间人。
刚刚,赵怀安正准备进大帐参会,这个拓跋思恭就跑过来给自己打招呼,心中暗道:
“老王说的没错,这平夏党项还的确怪懂礼貌的。”
于是赵怀安对这拓跋思恭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句“不错”,便进去了。
这拓跋思恭被年纪比他小的多的赵怀安这样拍肩膀,一点没有心态失衡的意思,反而倍加荣耀。
他们党项人最佩服大唐天将,当年高使相就是这样的天人,据说这位保义军节度使赵怀安就是当年的高使相。
所以能得赵怀安肯定,这拓跋思恭如何能不激动?
直到看到各藩军将都纷纷入内,这拓跋思恭才醒悟过来,赶忙入帐,然后找了个角落猫了起来。
……
秋风萧瑟,吹拂着代北那早已枯黄的草原,卷起漫天的沙尘,也给这座屹立于边塞的雁门雄关,平添了几分肃杀与苍凉。
可比关外还要萧瑟压抑的,是关内的代北行营大帐。
此时大帐内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数十名来自不同藩镇、身着各色铠甲的将领,分列左右。
但所有人都如同泥塑木雕一般,静静地站立着,眼观鼻鼻观心,只因为他们的上首,李琢和赵怀安两位正副招讨使已经坐下了。
此刻,主位上端坐着的,正是代北行营招讨使、蔚朔节度使,李琢。
他是昨日带着万余大军抵达雁门关的,从岚州进入沂水谷地,然后沿着沂水穿越娄烦关,再继续北上,就到了雁门关了。
李琢这会身着一身簇新的紫色官袍,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威严。
如果单从外表,实在看不出此人会是个巨贪。
当年他为安南经略使时,用斗盐换取夷人的一头牛,最后实在贪婪,逼得安南造反,最后为南诏人所趁。
要不是当年高骈正当年,够拼,安南此地早不复国家所有。
而这样一个国家罪人,此刻却安然高坐,还位列在赵怀安之上。
只让一些晓得李琢底细的,纷纷撇嘴不屑。
这边,李琢环视着在场诸藩将,也在打量着这些人。
他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
自己刚刚从西面的岚州移镇而来,虽然又从京畿和北地,获得了一批镇戍军的支援,使得他麾下的兵力达到了两万之众。
但长安那位小皇帝,却也同时给他下达了一道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死命令,那就是必须在今年之内,彻底平灭沙陀人的叛乱!
而现在已经是九月末了,距离过年实际上不过两个月时间。
只凭两个月的时间,如何能平灭沙陀人的叛乱?
这不是乱命吗?但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不用说打大了那么多了。
所以,此刻李琢的压力,同样巨大。
于是,李琢甫一抵达雁门关,便立刻将左右两路行营的所有高级将领,全部召集到了自己的帅帐之中。
此刻,他正襟危坐,目光缓缓地扫过帐下的每一个人,准备就接下来的平叛谋划,进行最后的商议。
而在李琢的身旁,斜着身子,坐在一张稍小一些的胡床之上的,便是此次平叛大军名义上的副帅,保义军节度使,赵怀安。
今日的赵怀安穿得很体面,金冠紫袍,少年得意。
面对着那些有意无意投过来的探寻目光,赵怀安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让人猜不透心思。
而自入帐后,赵怀安就从始至终没说过一句话,只是静静地等待一出戏。
至于李琢和赵怀安两侧,则按照各自的派系与山头,泾渭分明地站立着各路大军的军主。
而现在,诸将都在等待李琢开口,也就是具体说说如何平叛。
……
在正式开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四十章 :冲突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