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落幕(2/3)
退秩序。
“都统不可啊!岸上乱军如麻,刀剑无眼,万一伤到你,则大事休矣!”
一瞬间,黄巢身边的牙将们死死地拉住了他。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直默默侍立在黄巢身旁,黄巢最为宠信的“五虎将”之一,王璠,挺身而出。
他对着黄巢深深一拜,沉声道:
“都统,请在此稍候,末将愿下船,为都统稳住军心!”
说完,也不等黄巢回答,王璠便提着刀,带着数十名核心老兄弟,毫不犹豫地坐小船划向岸边。
之后,数十人趟着齐腰深的河水,登上了混乱的渡口。
王璠在军中素有威望,为人也相对公正。
他一上岸,便亲手斩杀了几名正在为了争抢船只而自相残杀的草军军吏,随即大声喝令,命人将小船全部开到岸边,一批批上人。
此外,王璠还就地将溃兵中的军吏收拢起来,将他们组织起督战队。
一方面可以将核心力量先集中起来,另外一方面就是,溃兵没了军吏带头,也不怎么敢违抗命令了。
就这样,王璠让兵将分流,又让溃兵们一船一船上人,不许强登!
受伤的先上,无甲的后上,胆敢有喧哗拥挤者,立斩不赦!
在一连砍下了数十颗血淋淋的头颅之后,渡口那混乱到极点的局面,终于被暂时稳住了。
溃兵们虽然依旧惊恐,但总算恢复了一丝秩序,开始缓缓地向船上撤离。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令人绝望的事情发生了。
那就是,保义军的骑兵部队此刻已经出现在渡口外围了。
他们三五成群,在附近来回游弋,马蹄卷起烟尘,手中的马槊在阳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
他们就像是一群围猎的饿狼,冷冷地注视着这群已经彻底丧失抵抗意志的“羔羊”。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这些令人丧胆的突骑,却始终在距离河边船队大约一箭之地开外,逡巡不前。
他们只是静静地在那里看着,却并不再前进攻击。
而且,只要那些草军的溃兵,能够连滚带爬地冲进这个范围之内,那些保义军的骑兵,也就不管他,只是任由他们奔向江边的船只。
就这样,这条无形的线,在这一刻,成为了生与死的分界线。
无数草军士卒,在冲过这条线,发现身后的追兵不再追赶时,先是难以置信地回头看了一眼,随即,放声大哭。
那劫后余生的巨大狂喜,便如同山洪暴发般,瞬间淹没了他们。
“我活下来了!我活下来了!”
一名断了手臂的士兵,跪倒在地,嚎啕大哭,用头不停地撞击着湿润的泥土。
“苍天有眼啊!我没死!我没死!”
另一名满脸血污的年轻士兵,一边踉跄地向河边跑,一边语无伦次地大笑,笑声中却带着无尽的辛酸与悲凉。
更多的人,则是默默地流着泪,他们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趟入江水,拼命地向着船只游去。
他们不敢回头,不敢再看一眼那片留下了他们无数弟兄尸骨的战场。
这一箭之地就这样,成了这些草军溃兵的庇难地!
这些人并不理解保义军为何会这样做,只是涕泪横流,跪地叩谢,以为是神明在保佑他们。
这种从地狱边缘被一把拉回人间的巨大喜悦,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而就在黄巢的心情,随着越来越多的溃兵成功登船而稍稍平复之时,一个更大的惊喜,让他瞬间从绝望的深渊中,又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上游方向,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正顺流而下!
船上,无数的旗帜迎风招展,甲板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卒,军容虽然也有些散乱,但建制尚算完整。
为首的大船之上,那一面巨大的“黄”字帅旗之下,自己的弟弟黄邺赫然站在那里!
他竟然将北路的主力带回来了!
“是黄邺!是阿邺带兵回来了!”
此刻,黄巢激动得浑身颤抖,他指着那支船队,对身边的人兴奋地大喊:
“快!发旗语!让他们靠过来!”
看着那浩浩荡荡、绵延数里的船队,黄巢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估算了一下,黄邺带回来的这支部队,至少还有万余之众!
这一刻,黄巢仰天大笑,笑声中却带着泪水:
“真天不绝我!天不绝我黄巢啊!”
然而,当黄邺的座船终于靠上旗舰,兄弟二人见面之后,黄巢的喜悦,很快便被巨大的悲痛所取代。
他得知,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草军大将王重霸和尚让作为殿后部队,生死不知。
“重霸……尚让……”
黄巢喃喃地念着这两个名字,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虽然这两人都不是他的嫡系,可也都是随他多年的生死兄弟,是草军霸业的基石啊!
就在此时,又一艘小船狼狈地靠了过来。
船上,另一员大将杨能,浑身湿透,盔甲不全,他一见到黄巢,便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地哭喊道:
“都统!十六郞为了掩护我等撤退,已经……已经战死了啊!”
这个消息,如同又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黄巢的心上。
“我家的麒麟儿也死了?”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章 :落幕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