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王寺(2/3)
巨大的牌盾遮护,防御能力是远远超过前者的。
唐军步甲配备了大量的长方形方盾,其中大部分都是原木制作,少部分包铁皮,表面都绘有兽面或条纹。
一般来说,牌盾都是搭配结阵使用的。
由重装步兵排成纵列,编队的纵深通常为八列,然后每个列都是并排成行,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用来作为散兵前往编队后方的通道。
这样的重步方阵在即将与敌军接触时,方阵后方的队列成员便会靠拢在一起,然后所有人一齐用自己左手的盾牌来翼护邻近的战友。
而和牌盾搭配使用最多的就是步槊了。
穿着扎甲的唐军,举着牌盾,将手里两丈长的步槊推出去,如林而进,势不可挡!
而一旦己方有人倒下时,后队成员就会填补他的位置,或在必要时从他身后挤上去,让阵型时刻保持着密集的攒刺能力。
但这种方阵有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会在战斗时不自觉向右缓缓平移。
因为每个士兵通常都会向邻近自己的战友的盾牌后面挤,这样杀着杀着,方阵会向右边缓缓移动。
如果军将们不能及时发现这一点,就很容易被敌军从左翼突入。
此外,这些重步普遍都配备角弓。
不过为了保持外围阵线的严密,最外面几排的唐军是不参与弓弩攒射的,他们需要一直架着步槊,防止敌军骑兵冒着箭矢冲锋。
此时布置在北面战场这片丘陵地的,就有五千以上的这样的重步兵,其中陌刀手又是千人,剩下的则是更加轻便的弓弩手,以及操纵各式踏弩的操作人员。
最后,除了有五百骑兵被陈珙带着布置到了寺庙内,剩下的一千五百骑兵全部隶属在张璘的麾下,作为整个北线战场的总预备队,坐镇于全军的最后方。
此外,张璘这边还有数座由骡马拖拽的重型床弩,这些威力巨大的战争机器,是他击溃草军骑兵的杀手锏。
至于那刚刚被调拨过来的,由宣歙都将段鸳所统帅的三千兵马,则被他安排在了最左翼。
这些人普遍都穿着轻便的皮甲,兵源也都是来自黄山附近的山地兵,所以也就被张璘布置在左翼一带。
那里丘陵起伏,正好可以限制草军的行动,也可以拱卫整个大阵的侧后方安全。
以上,便是张璘所在北线战场的全部部署,各阵型呈一个明显的、向前的梯形姿态,其中,陈珙所部的右翼,是最为突出的梯头。
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旨在撕裂敌军阵线的梯形攻击战术。
其战术要点就在于,一旦开战,作为“梯头”的陈珙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凶猛的姿态,向前突进!
只要能将正面的敌军阵线击溃,那么他们就可以立刻掉转方向,从侧翼向着敌军的中路大阵发起侧击,从而与己方的中军主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当然,这种战术,对作为“梯头”的部队,要求极高。
他们将承受整个战场上最巨大的压力和伤亡。
不过,为了尽可能地节省己方士卒的体能,张璘原定的计划,是等待敌军主动前来攻击。
然后,先依托着岗地地形和预设的拒马等障碍,进行防守,待挫败敌军的第一波攻势之后,再由陈珙部转守为攻,发起致命的反击。
……
此时,天光越来越亮,张璘骑着马,带着十几名骑将奔到了一处丘陵的高点,然后一眼就看见了西北面的那处寺庙。
那里将是他所部的第一线,也是全军在战场最突前的一部。
因为这个寺庙的地理位置正好阻止草军攻击淮南军左翼,而且那里还是这一片的一处制高点,所以草军只要不傻,就一定会率先对那边的寺庙发起进攻。
所以张璘已经给那边的陈珙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寺庙,没有他的命令,其部就是死绝了,也不准撤出寺庙。
张璘打算让那处寺庙成为草军的放血口,等他们在寺庙阵地血流成河,筋疲力尽时,他再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王寺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