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战鼓(1/3)
乾符三年,十一月五日,辰时,淮南军北线阵地。
天光,终于艰难地撕开了厚重云层,为这片冰冷死寂的江汉平原,投下了一抹耀眼的光亮。
此时,宣歙军都将段鸳麾下的一名扈兵,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坚硬的田埂之上,随处可见的田垄增加了他前进的困难。
阳光是出来了,可寒风刮在脸上,还是如同无数把细碎的冰刀,冻得他又红又紫,鼻涕都流了出来。
他来这里的目的是寻找淮南军在北线阵地的主将,军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张璘。
就在今日清晨,卯时刚过的时候,他们三千宣歙军便接到了使相高骈的紧急军令。
军令内容是让他们即刻拔营,从原先的中军预备队位置,调往北线,听从张璘的节制。
这道突如其来的命令,多少让整个宣歙军上下,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们都已经在本阵准备就绪了,这会又忽然要临时调动阵地,多少还是有点不方便的。
但宣歙军都将段鸳还是令自己的扈兵去北线寻找张璘,向他禀告,三千宣歙军即刻前来规建。
最后找了一刻多,他终于看到了那面张璘的大旗,并在一众淮南军武士们的好奇下,穿过了数个营区,终于抵达北线阵地后方。
在那里有一处被遗弃的的茅屋,他就是在这座还散发着潮湿霉味的茅草屋内,找到了张璘。
当时张璘正在嚼着干饼,喝着肉汤,和陈珙、冯绶、董瑾、俞公楚四个都将讨论着军务。
那扈兵被引入后,顾不上礼节,就急切地禀报道:
“张帅,我家都将已奉使相钧令,率本部三千将士,抵达北线!”
“如今,我军正驻扎于中军与将军左翼军的连接部,段都将特遣下吏前来,询问张帅有何指示!”
张璘闻言,将口中还未嚼烂的干饼咽下,脸上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
刚刚他和四个都将商议军策的时候,是想布置一条四条兵线的阵型的。
前三道就是正常的三阵,第四道则是奇兵,专门用来作为胜负手的,可算来算去,要想布置四道兵线,以右翼的万人兵马还是有点不够的。
而这个时候,使相就派来了一支援兵过来。
果然,知我者,使相也!
而有了三千宣歙的加入,他可以将俞公楚的三千兵马调动到大纛下,作为第四道兵线,然后让宣歙兵代替俞公楚的兵马,接管阵线的左翼。
于是张璘高兴地拍着大腿,大声道:
“很好,正是本帅要的!你回去告诉你家都将,他做的很好!就应该加强连接部的防御!让他的人就在那里,自行设置阵地,深沟高车!不必与原来驻守在那里的俞公楚部合营,以免指挥混乱!”
随即,他又派遣了一名背插着“令”字认旗的牙骑,跟随那扈兵一同回去,以防传错军令。
其实这会,张璘所在的淮南军右翼阵地,士气都还算不错。
因为这里九成以上的,都是跟随高骈南征北战多年的老兵,装备精良,心态从容,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补给也最为充分。
昨夜的严寒,虽然也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但在天亮之后,喝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啃上几块干饼后,那股因寒冷而带来的憋闷也迅速地消散了。
这些百战老卒们士卒们三五成群,围着篝火,擦拭着兵器,互相说着荤话,气氛轻松自如。
那宣歙军的牙兵就是在这样的老卒中穿行的,越看心中越稳当。
果然是高使相赖以南征北战的劲旅,随此等强军作战,自当无忧。
可这个宣歙军的牙兵并不晓得,并不是所有的淮南兵都这样士气高昂,也不是所有的部队,给养都这么充裕。
其实,就拿这牙兵所在的宣歙军来说吧,就是一个鲜明的反例。
因为作为客军,宣歙军的军粮,在从本道出发时就被后勤的官吏,以各种名目,克扣了近三成。
后来到了高骈麾下才算好点,有淮南米可吃。
但随着进入到战场后,淮南军调度出来的粮食也不甚够,再加上亲疏有别,肯定是先供应最精锐的老卒了。
所以这会宣歙军中,还有不少人饿着肚子。
而那些抵达了指定阵地的宣歙军吏士,饥寒交迫下,很快便将目光,投向了附近几处早已被官军搜刮过一遍的农舍。
虽然里面已经没什么东西可抢的了,但他们还是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将那几间茅草屋屋顶上的、能用来生火取暖的枯黄茅草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八十六章 :战鼓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