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先发(2/3)
章蹲下身,仔细检查着地上的痕迹。
泥地上有凌乱的脚印,有深有浅,方向杂乱,一直向内陆延伸。
他还发现了一些被丢弃的破旧草鞋和几片碎裂的瓦罐。
一名老三河党小声对王茂章说道:
“三郎,这应该是江匪留下的,这种地方最是藏污纳垢。”
王茂章点了点头,心中稍安,至少,这里不是草军的据点。
他派出两名最机警的士卒作为斥候,先行探路,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人,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这片水泊地比想象中要大得多,走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渐渐看到地势抬高,露出了黄褐色的土地。
空气中的水汽也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草木和泥土的芬芳。
远处,隐约可以看见几座低矮的丘陵,一条崎岖的小路沿着丘陵的边缘向东南方向延伸,那正是通往皖口的方向。
就在这时,前方的斥候突然发出了预警的鸟鸣声。
队伍立刻停下,所有人就地寻找遮蔽,张弓搭箭,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王茂章伏在一片灌木丛后,心脏剧烈地跳动着。
他顺着斥候示意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小路上,一行十余人正朝他们这边走来。
这些人衣衫褴褛,面有菜色,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简陋兵器,锄头、木棍,甚至还有人拿着削尖的竹竿。
他们显然不是附近的官军,也不是土团兵,甚至连草军都不像,他们压根就不是军队。
但这些人到底是单纯的游民还是草军的附庸,王茂章也一时难以判断,他想了想,给了个手势,示意众人不要轻举妄动。
那群人越走越近,他们似乎也发现了这边的异常,停下了脚步,警惕地张望着。
其中一个看似头领的壮汉,手里提着一把保养得很好的横刀,冲着这边大声喊道:
“什么人鬼鬼祟祟的?给耶耶滚出来!”
声音沙哑,带着一股蛮横的匪气。
这人一开口,王茂章心中就有了计较。
这应该是一小股被草军裹挟的流民,脱离了大队,四处搜刮粮食。
这些人纪律涣散,装备又差,正是俘口的绝佳机会,好问草军的虚实。
于是王茂章当机立断,对身边的弓弩手下达了命令:
“放!”
随着他一声低喝,十余支弩箭和羽箭呼啸而出,精准地射向那群毫无防备的流民。
凄厉的惨叫声瞬间划破了芦苇丛的宁静。
那名持刀的头领反应稍快,挥刀格挡,却被另外两支弩箭同时射中,惨叫着倒在地上。
其余人更是毫无抵抗之力,转眼间便倒下了一大半。
剩下几个吓破了胆的,扔下手中的锄头,转身就想跑。
但随后,这几个人就被刚刚绕过去的三河子弟给拦住了,最后痛哭流涕哀嚎的投降了。
几乎就是一个照面,战斗便已结束,王茂章还走到那个领头的面前想问问话,可这人已经嗬嗬呲血,瞪着眼睛,一命呜呼了。
没办法,王茂章只能一边让伴当们将受伤还未死的补刀,一边问眼前的一个哆嗦少年。
这人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虽然只差了两三岁,但身形却只到了王茂章的胸口。
此刻听着耳边的惨叫,这孩子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浑身抖得如同筛糠。
王茂章没有任何怜悯,抽刀直接就架在了这孩子的脖子上,淡淡说了句:
“我问,你答。若有半句假话……”
剩下的话已不用说了,这孩子已经软在地上,喊道:
“好汉耶,不要杀我,问什么,我答什么。”
经过一番盘问,王茂章得到了至关重要的情报。
这伙人果然是从李重霸的草军中逃出来的,因为不堪忍受饥饿和草军的虐待就结伴跑了出来。
因为之前那个领头的以前做过江匪,曾经在这片芦苇丛呆过一段时间,晓得这里非常适合隐蔽,便带着这些逃出来的打算在这里躲一阵。
他们猜测草军在舒州抢完了后,很快就会去庐州,所以就避过这段时间再回家乡。
少年的话自然是带着美化自己,但王茂章还是能确定,这些人也就是被裹挟的,甚至也都是可怜人。
然后跑到芦苇荡这边倒丢了性命。
十六岁的王茂章内心并没有表面的那么冷酷,看着周围菜色的流民,他恍惚了一会。
最后他给了这个少年一块糒粮,这种是江淮附近军队出征时随身携带的干粮。
是将粟米或大米加水煮熟后,摊在竹席上暴晒至完全脱水,变成块状或颗粒状的“干饭”。
只是简单脱水就能存个半个月,然后用麻布口袋分装,每袋可装三五天的量,挂在腰间或背在背上就行。
吃的时候,也不需生火,用冷水或热水泡软就能吃,紧急时甚至可干嚼。
这边王茂章正要给少年拿水,那少年就已经抓着糒粮开始干嚼,显然是饿狠了。
这孩子也是个聪明人,晓得这些官军给吃的就不会杀他了,所以也就回过魂来,开始讲着草军的情况。
据这个孩子交待,他所在的草军只是草军的一个小支,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在望江城破时被裹挟进草军的。
这支草军在猛攻望江的时候,进展并不顺利,虽然最后拿下了望江,但因为缺乏攻城器械,伤亡惨重。
所以这支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先发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