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机锋(3/3)
前程在。
可现在名字一改,还说了那么肉麻的话,这下子高骈想不记住都不行。
一提到杨行密就能想到他的祖父,就能有共同的回忆,这杨行密能不有前途?
但事呢,也不好说。
现在这杨行密是高兴,可很快他就会发现自己去的是什么龙潭虎穴。
他一个庐州人,到了扬州后,人生地不熟,高骈幕府中他又没有关系,而老高幕府中的水可比他保义军的深多了。
这人以后啊,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而高骈看似赢了面子,赵怀安却在心中,给杨行密和高骈,都默默地记上了一笔。
……
这边赵怀安还在想着,那边高骈嘴角的笑意就一直没停过,他忽然对赵怀安说了一句:
“赵大,颍州漕粮的事就算了,你后面把他补上,别怪我没提醒,现在新任的颍州刺史是张自勉,这人是个人物,你可别被他给抓住把柄。”
最后高骈悠悠说了句:
“得不偿失!”
赵怀安一听是张自勉,眉头一皱,他和这人还真有点过节,当时在曹州将那个秦宗权给伏法时,就把这张自勉和那张贯给弄得很尴尬。
他事后也没找这两人赔过罪,所以这梁子就结下了。
只是没想到张自勉竟然做到了颍州刺史,这颍州不是义成军的吗?他一个忠武将怎么做了?也没听他立下什么大功啊!
忽然,电关火石之间,赵怀安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这老高不会在过颍州的时候,也来了我那么一出?要敲颍州的竹杠吧!”
赵怀安忍不住看向前头的高骈,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怪不得说我像你呢!呸!
你年轻时有我现在这么扎势?
很快队伍就进了寿州城。
……
寿州节度使衙署,正堂之内。
寿州刺史颜复忙前忙后,然后赵怀安、高骈主客坐定后,就被屏退了出去。
此时堂下就留了高骈这边的张璘、梁缵、吕师用三个道士,还有鲜于岳。
而赵怀安这边,也只留下了赵六、豆胖子、李师泰、张龟年、袁袭和赵君泰六人。
气氛终于变得严肃起来。
高骈端起茶杯,喝着今年新采的小光山,率先开口。
而第一句就直奔主题:
“赵大,鄂州那边送来的军报,想必你也收到了。韦蟾这老措大,快要顶不住了。草军的兵锋,已经快要捅到我们两家的家门口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赵怀安知道正事来了。
他也放下茶杯,神情凝重地说道:
“使相,咱以为,眼下局势,万分危急。“
“草军自安州一战,大破武昌军主力,如今兵围鄂州,士气正盛。观其动向,其主力并未在鄂州城下尽数停留,而是分兵多路,沿江北岸,向黄州、蕲州一带渗透。其意图,昭然若揭。”
随后他站起身,走到堂中悬挂的舆图前,用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庐州与扬州之间的广阔地域上。
“他们是要以鄂州为饵,牵制王铎征剿军的主力,然后以偏师席卷江北,待时机成熟,便可渡江,直插两浙!届时,我保义军与使相的淮南军,都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这番分析,入木三分,与高骈帐下幕僚们的判断,不谋而合。
高骈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赵怀安斩钉截铁:
“所以,当务之急,非是倾巢而出,去救那座已被合围的鄂州孤城。而是要立刻、马上,在草军东进的必经之路上,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战火,阻绝于淮南道之外!”
他指着舒州那片狭长的地理走廊。
“此地,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地势险要,乃是天造地设的战场!我军若能在此地设防,便可以逸待劳,以山河为险,层层阻击,最大限度地削弱草军骑兵的优势,将他们拖入我们最擅长的步战与山地战之中!”
高骈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但眼神越发欣赏。
见高骈没有说话,赵怀安当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转过身,对着高骈,深深一揖:
“使相,所以赵大斗胆,恳请使相以东面诸道都统之名,下达钧令!”
“一是允准我保义军,‘借道’舒州,在宿松、桐城一线,构筑防线!我军愿为前驱,为整个江淮,挡住第一波冲击!”
“二是我军不习水战。恳请使相,暂借淮南水师一部,协防舒州江面,以保我军侧翼无虞!”
“三是鄂州不可不救,但亦不可蛮救。恳请使相,上奏朝廷,请朝廷明发诏令,催促襄阳之王铎诸藩军快速东下鄂州,与我军南北夹击草军。”
这一番话说完,整个正堂之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高骈。
而高骈没说话,已经有一人已经站起来冲赵怀安呵斥了!
而其人正是高骈的腰胆,也是麾下诸将之首,虎胆张璘!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机锋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