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围堵(2/3)
不然当时大唐就亡了。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汉阳就得到了一定的建设。
其城池主体都建立在鲁山南麓,此山虽然不高,但却是临江而立,地势陡峭,是天然的防御屏障。
汉阳城不大,周回不过五里,就是单纯一座军戍,有码头,有三门,戍内守军有五百人,此前一直负责戍守汉水和长江北岸的航道。
所以向来就有,“鄂州恃汉阳为蔽,汉阳失而鄂不可保”之说。
现在汉阳空虚后,草军先锋大帅柳彦章直接就占据这里,控制了这一段江面的制高点鲁山。
彼时江南岸鄂州城的布防全部都在草军的眼中,形势更加不利。
草军是七月二十二日占据汉阳的,随后日后构筑浮桥,次日天明竣工。
草军在江面上修建浮桥三座,草军柳彦章部继续留在汉阳大营,大概二十多名草军小帅,总兵力两万人上下先行过河,开始围困鄂州城。
当时城内的武昌军在崔绍主持后,便开始从岳州永兴、巴陵、唐年、昌江一带调兵,其中还广募土团,如杜洪、吴讨、骆殷等豪杰就是这个时候加入了武昌军。
一时间,武昌军在城内的兵力有四千武昌军,三千土团军,实力稍有振复。
但现在更大的危机却在江面上。
因为草军在上游拖住了鄂州水师,又因为武昌军自己龟缩城内,使得广阔江面全部为草军所用。
此时鄂州城内不仅有近万的兵马,还有各衙署司吏,以及坊内的百姓,这人吃马嚼的,一时间补给难以为继,只能靠着岳州地区输送粮秣。
而相反,草军先后攻占了富庶的随州、安州,截获大量粮秣,已经具备了长久攻坚的条件。
果然,兵强马壮的柳彦章,直接在七月二十三日当天就发起了进攻。
其军主力自陆路而进,先后占据城东钵盂山、洪山、小龟山、紫荆山等地,原先此地的壁垒全部被草军所用。
而柳部兵马稍歇,便开始围攻鄂州四门,并在南门外和武昌军爆发一仗。
南门是武昌和岳州广大江南地区联络的必须之道,当时武昌军在城南设置营垒,就是保障城内和城外的补给线。
此时的草军百战百胜,转战中原、荆襄,各个士气如虹,而武昌军早就被杀破胆子了,双方在城南一战,武昌军再次大败。
最后彻底丢掉了城南营垒,全军退缩到了鄂州城内。
从那个时候开始,鄂州城就彻底被草军给合围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黑衣社就再没有消息送到保义军这边。
此时的鄂州城是在还不在,连赵怀安都不清楚。
但不用说,以数千胆丧之军,被数万草军围困于坚城之内,说形势再怎么危急都不为过。
……
张龟年讲完了鄂州那边黑衣社送来的最后消息后,就对赵怀安道:
“主公,以上就是黑衣社在鄂州获得的最后情报,以我们军院估计,按照现在的态势,鄂州守不不住两月。”
赵怀安沉吟没说话,反而是旁边的刘知俊惊呼了句:
“不该吧,鄂州城也是大城,如何连两月都守不住呢?”
其实大部分在场的保义将们都缺乏足够的守城经验,里面也就是王进在当日中原之战中,回防过郓城。
因为自保义军立军开始,就崇尚进攻,推崇在野战中,在会战中歼灭敌军力量。
所以最后还是王进出来讲课了。
他告诉众人守城之要不在城大与否,却相反,城越小,守得越久。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我唐大邑往往都是军民混居的,城内坊内聚集了大量的民户,这种复杂情况在战时是非常不利于守城的。
王进就直接拿武昌军丢掉的汉阳城和鄂州城来说,鄂州城虽然城池高大,但城内有大量的百姓,这些人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一旦被围,城内补给很快就会消耗完。
相反,江北的汉阳城虽然小,却是非常单一的军事堡垒,又处在地势险峻之处,又是制高点,正是易守难攻之地。
此外,汉阳城更小,更利于现在武昌军兵力不足的情况。
城垒的大小必须和守军多少相称,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王进当场讲了一句兵法,说道:
“如《尉缭子·兵谈》曰:‘建城称地,以地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
“还是《尉缭子·守权》曰:“守法,城一丈,十人守之,工食不与焉……千丈之城,则万人之守。’”
“鄂州大城,万人才足守,现在武昌军先后受挫,此时能守六十日也已经是因为崔绍此人,往大了说了。”
众人这才恍然,然后就开始皱眉看着那张舆图。
现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要按照使君此前的想法,往鄂州那边支援一批骑军过去的,但现在谁能担负这样的任务呢?
同样的问题,赵怀安也在思考。
他望着舆图,上面是哨探到的各股草军的动向,安州、黄州、蕲州都已经出现了草军的踪迹。
虽然有些地方兵力并不多,但已经可以看出,草军并没有把鄂州城放在眼里,只以柳彦章一部作为攻击,其余各部已经开始顺着长江北岸进入黄州、蕲州一带了。
其实这种情况下,赵怀安相信,用不了多久,就算自己不去找高骈请求进入舒州布防,舒州刺史也会着急忙慌请求自己发援兵救他。
对了,那舒州刺史叫什么的?好像叫豆卢瓒。
想到这个独特的名字,赵怀安忍不住看了一眼豆胖子,喊豆胖子喊的久了,都快忘记胖子是姓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四十五章 :围堵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