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见堂(2/3)
人不会是耍咱们吧!”
那边赵六刚说完,身体彻底好利索的李师泰就开炮了,直接骂道:
“给他们狗胆了,要是今日没来,我带人杀过去,将他们一个个都点了灯了。”
赵六闻言,忙给李师泰一个大拇指,还得是老李。
就在这边吵吵闹闹的时候,外头传来雄壮的唱报声:
“紫蓬山王稔、王绾到!”
“大潜山刘长遇到!”
“三河圩王茂礼、王茂昭、王茂章到!”
三拨人马,几乎是同时抵达。
而堂下,当唱报声传来后,众保义将们都齐刷刷地看向廊下,连豆胖子也将三勒浆杯子往案几下面藏了藏,然后眼神锐利地盯着外头。
赵六瞥到了,暗骂了句:
“狗东西,十八个心眼子全都用在咱六耶的身上!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是计较的时候,先看看那些庐州土豪到底是何样人物。
……
门外的阳光有些刺眼,三队人马的身影,由远及近,从光亮中缓缓走来。
走在最左侧的,是紫蓬山的王稔、王绾两兄弟。
率先进入众保义军眼帘的却是两兄弟脚下的一双麻鞋,上头还沾着泥。
两兄弟年纪都不算太大,其中年长的那个应该就是王稔了,三十出头的年纪,身材敦实,脸膛是常年晒田的赭红色。
他穿件洗得发蓝的粗布圆袍,下摆掖在腰里,露出的裤腿还打着两圈补丁,脚下麻鞋的鞋尖磨得快见了底。
腰间斜插把横刀,这刀鞘倒是被保养的发亮,可那绳带一望就是有岁月了。
这人一进廊下就慌了神了,小眼睛飞快扫过满堂披甲的保义军将,又瞥见赵怀安案上那柄白玉斧,身子不自觉地缩了缩。
这个时候,他后面年纪稍小的一点的汉子轻轻推了一下他,才让他继续往前走,一路到堂前屋檐下候立。
而那个推着王稔的,就是他的弟弟王绾,二十三四的模样,身形壮硕,同样穿的寒酸,露出的脖子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和他兄长不同,他也带着刀,只不过没鞘,而是直接用布条裹着的,不像个武士,倒像个行走江湖的豪侠。
而让赵怀安印象比较深的是,这人的眼睛有点清亮,看着就是个聪明人。
这紫蓬山的两兄弟算是让赵怀安开了眼了,他以为的土豪该是如何如何了得的,没想到一出场就是两个底层武人。
困顿、卑微、努力撑着豪气却掩盖不了内心的畏怯和羡慕。
也对,土豪土豪,不土能叫豪?当年他见豆胖子的时候,这胖子也没好到哪里去。
跟在二人后头的,还有五六个人,这些人也不能称呼为武士了,有穿皮甲的,有穿短衫的,浑身上下乱糟糟,人也黑漆漆。
他们被背嵬们拦着了,不让进,这会就猥琐在廊庑下,在一众甲士的环绕下,一个个垂着头,脚尖都快贴在一起,大气不敢出。
随在紫蓬山之后的是大潜山的刘长遇,这人就是个乡野的头目。
年纪三十上下,高瘦,穿着一身油腻的皮甲,头上的散发用根断了头的木簪胡乱束着,几缕碎发贴在额前,脸上满是风吹出来的褶子。
他也带了一把刀,和那个王稔一样都用刀鞘套着,只不过刀的长度却要长不少,看着像是双手持握的。
这刘长遇进来后,也站定在堂外,眼神直愣愣地盯着门槛,不敢往上看。
听见堂内没声响,才偷偷抬眼扫了圈案几,见上面摆着冒着凉气的三勒浆,喉咙不自觉地动了动,又赶紧低下头。
跟着他来的人倒是不少,有十来人,却各个穿着草鞋,甚至一些还穿着补丁,各拿刀枪,其中还有两个拿了猎弓的,这会已经被背嵬们给下掉了。
和紫蓬山的人一样,他们也被看在廊庑下,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家魁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巴巴地站在堂外。
只可惜,他们这个位置看不到堂内,也不晓得那位“呼保义”是何等样子。
而最后进来的就是三河圩王茂礼、王茂昭、王茂章三人。
和前面两拨人的穷酸不同,王家三兄弟穿着更体面,也更加武家风范。
三人全都披着铁铠,行走间虎虎生风。
那年纪最大的就是老大王茂礼,身材最为魁梧,国字脸,浓眉大眼,一看就是典型武夫的样子。
这人骨节粗大,腰间挂着一柄鲨鱼刀鞘,行间大开大合,每一步都踩得青石板“啪啪”作响,身上有着浓烈的豪杰气。
在他旁边身后的是老二王茂昭,人看着就是个粗胚,满脸的络腮胡,几乎遮住了半张脸。
同样穿着一领铁铠,甚至样式就是唐式明光铠,只是又刷了一层漆,没那么耀眼。
不用说,准是从庐州府库里流出去的。
这王茂昭是最混不吝的,走过来的时候,瞪着一双牛眼就这样肆无忌惮地扫着廊庑下的这些保义军背嵬们。
可你说他滚刀肉吧,他忽然看到一个手拿铁枪的铁甲武士轻飘飘望了他一眼,人就慌得抖了一下。
什么怪物啊!拿着个铁枪当棍使?假的吧!
但虽然这么腹诽,他还是忍不住靠向自己大兄。
在他的身后,就是三河王氏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四十二章 :见堂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