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十万兵(2/3)
,抵御草军。”
“如果今年咱们能挡住草军,甚至还能战而败之,那咱们修陂塘的人手也就有了。俘个数万人,怕不用三月就能修好陂塘。”
“这样咱们二月末开始修,五月竣工蓄水,再收秋粮,后种麦,此后,我保义军再无缺粮之忧啊!”
赵怀安听得兴奋极了。
不过他也听出了张龟年的隐藏含义,那就是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要抵御草军东下,毕竟如果草军挡不住,一切都是空的。
别他吭哧吭哧这边挖陂塘,最后给草军做了嫁衣,那不傻了?
所以赵怀安这会已经彻底被说服了,点头道:
“行,就按老张你说的这个办。”
“不过这前期准备的事也要先忙起来,陂塘调查,工食花费,各项物资准备,都需要有个章程。”
说完这个,赵怀安点了自己的大舅子裴德盛:
“德盛,你现在就修令一封,发往光州去,让老王把这事讨论一下。正好现在不是汛期嘛,让他安排人去寿州看看,别又淹了。”
裴德盛点头,跳下马来,文不加点,一篇标准公文倚马而就。
这边墨还没干,赵怀安就接过来看了下,然后就从腰间拿起印,押了上去。
随后,赵怀安点了两个骑士,带着这封公文奔回光州。
而做完这些,赵怀安对将治所放在哪里已经有了决定。
诚如老张所说,寿州太重要了,而其中唯二的不好又都是可以解决的。
一个是人心未附,这个太简单了,他只要治寿州,不消半年就能将这里经营得和光州一样,到那时候,光、寿二州都能成为他坚固的基本盘。
而第二个水涝,那本就是赵怀安要解决的,只要把陂塘修好,这个问题不攻自破。
此外更重要的是,如果后面芍陂一旦修好,那寿州就太重要了,这样的基业,他根本不可能给其他人负责的,那是拿自己事业和兄弟开玩笑。
所以只要芍陂修好,他就只能,也必须治在寿州,将这里经营得铁桶一块。
至于庐州?这个地方,他压根没考虑过,虽然治在这里也是好处多多。
因为和寿、光二州相比,它直接就在长江边。
而现在,赵怀安大量的生意都依托于长江水道,所以如果治在庐州,他可以更好地把控商贸网络,同时将影响力扩散到长江以南。
但有个现实情况是赵怀安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随着草军在江汉地区破坏性越来越大,尤其是截断长江上游的水道后,他和南诏、吐蕃那边的贸易已经没办法走长江线了。
幸亏他此前就未雨绸缪利用裴铏的关系打通了安南的关系,但这条路线的坎坷远超于长江道,所以实际上是不能替代长江水路的。
所以从下半年开始,保义军在商贸上的收入就会有个大幅度的下跌,甚至什么时候能恢复也不清楚。
此外,赵怀安对现在的局势很清楚,就算他在庐州一线挡住草军,实际上作用也不大的。
从黑衣社送来的情报来看,草军已经掌握了大量船只,具备了渡江的能力。
他们就算在庐州这边堵住了,也完全可以从九江一带登陆到南方。
到时候结果还是一样的,南方陷入战火根本不可避免。
而现在的草军破坏力有多惊人呢?
随着这些人彻底倒向流动作战,他们就基本没有建设据点的打算,这种流动作战想要保持住军纪,那基本不可能。
即便是一部分上层还有这个意思,在现实就是无能为力。
此外,赵怀安也怀疑这些草军现在也是主打一个裹挟,不然这才多久,四月才被他打断骨头的,现在就又拥兵十万了?
所以在可见的将来,赵怀安在商业上的收益都会进入一个低潮,因为大量的人口死亡,需求自然就消失了。
即便是他的小关山是走上层路线的,但真正消费主力还是各地土豪,毕竟贵族世家才多少?就是敞开喝,又能消费多少?
而在草军的席卷中,这些土豪就是倒得最快的一批。
所以赵怀安如果还要想以商贸来供应一支精锐大军,那就必须保护住南方的生产力和消费能力。
但很显然,至少目前来说,赵怀安没有这个实力。
而在这样的现实中,庐州的经济作用自然也就下降了不少。
同时,庐州的缺点也就越发突出。
它距离光州太远了!
赵怀安从不会忘记,他现在的真正根基在哪里。
那就是他经营的光州和大别山,靠着那里丰富的骁悍武士资源,这才能维持住保义军的战斗力。
在这乱世中,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武力!
治在庐州的话,他对光州的掌控能力就会弱很多。
现在大别山五十六都全部安置在大别山北麓谷地,一旦有事,从光州、霍山两面可以直接进山镇压。
而在庐州?那黄花菜都凉了。
他从来不会高估某些群体的忠诚度,人就是很直接的,你离开武力基本盘远了,那人家和你的利益联系就少了,到时候养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十万兵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