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己与刘邈都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刘邈还是要执意如此!“刘使君,可真是……唉!”周瑜明白,刘邈可不是那种随便说上两句真心话就能推心置腹的人……也是,倘若刘邈真的那般天真,那周瑜反倒还会看不起刘邈,认为刘邈迟早被人戏耍致死。所以周瑜只能迂回行事——“刘使君也知道,大汉以忠孝治国。”“乌程侯如今毕竟刚刚去世,如何能这个时候与刘使君完婚?”“不知刘使君能不能等待三年,待夫人与伯符为乌程侯守孝结束,再谋此事?”出乎周瑜意料的是,刘邈竟然立即点头同意下来:“当然可以!”刘邈没有丝毫犹豫:“吾亦没有让夫人和伯符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只是今日,却要将这婚期定下,白纸黑字都写清楚!”周瑜嘴角抽搐:“如此,恐怕对刘使君名声有损。”人家丈夫刚死就上门定下婚约,属实是有点逆天了!不过周瑜这话刚说出口,就马上苦笑,自己替自己回答了此问。“若刘使君真的在乎这点虚名,今日恐怕也不会上门了。”周瑜满脸惆怅:“只是如此,却不知如何与伯符言及?”“使君也知道,伯符性子刚烈,知晓此事后恐怕会以为自己受辱,坏了使君大计!”刘邈却不以为然,根本没有当成个事情,甚至有些嬉皮笑脸。“既然如此,那就全靠公瑾了!”“毕竟,公瑾才是将来吾麾下统领兵马的大都督,这种事情哪里轮得着我出面呢?”倘若真如刘邈所言,将来就算得到孙坚旧部,那统领他们之人也是周瑜。换句话说,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周瑜,而非他刘邈。既然如此,摆平孙策的事情,难道还不该是周瑜出面吗?周瑜嘴角再度抽搐。刘使君……果真有高祖之风!————注1: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后汉书·光武帝纪》
第22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