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参军入伍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看样子要多读不同的书才行。”

  “箭术也是一样的。”

  “重弓只有军队才有。”

  “参军入伍,势在必行!”

  合上书,他也沉沉睡去。

  ……

  次日。

  太阳照常升起。

  陈三石拎着腊肉和粮食进城。

  “县城戒严了?”

  他远远就看见城门口有披甲士卒挨个盘查进进出出的行人,打听才知道,先前刺杀蛮族县令的武者不仅没抓到,反而潜伏回来,杀了城南云鹤武馆的馆主。

  “狠人啊!”

  陈三石感慨。

  搜身盘问过后,他顺利来到集市,找到老徐头。

  “既然你想清楚了,就跟我来吧。”

  老徐头儿倒也没客气,收下东西后牵出一辆驴车,带他出城:“我带你去找我儿子。”

  大盛军户,是世袭制。

  假如你父亲是军户,那么你家祖祖辈辈都是军户。

  父亲干完儿子接班,即便没有儿子,也会从族内找其他男丁补充,以此来维持军队数量。

  按照老徐头儿的说法,军户户籍是有数的,放在鼎盛时期很少会招收外人,如今想招人,却很难招得到了。

  建国初期那会儿,军户待遇很不错,按家里人口发粮饷,免费习武,冬天还发冬衣,生活水平普遍在中农以上。

  可慢慢的,一切就都变味了。

  军田数量不知怎么就越来越少,士卒们的劳役越来越重。

  老徐头儿说他刚参军那会情况最严重。

  很多军户仅靠粮饷吃不起饭,不得不去给附近的乡绅、武馆当佃农,更有甚者几乎沦为家奴。

  走投无路之下,很多军户干脆逃跑。

  有段时间整个凉州卫,逃跑人数达到夸张的一半之多!

  直到后来内阁首辅严良上任,耗费十年心血力挽狂澜,才让卫所制度维持至今还未崩溃,但战斗力却是很低下了。

  凉州边疆名义上足有二十九卫,十六万余军户士卒,实际上能有十万往上就算不错了……

  真正镇守长城的主力,是督师大人手底下的八大镇北营,那才是震慑蛮族的精锐之师。

  八大营待遇优厚,但是只収精锐,只有

第12章 参军入伍(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