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安南复见汉家威仪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便是教导总队出身,这不奇怪,这不奇怪。”

  这边王宠惠还在安慰着自己,但其他几国公使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这尼玛,他们熟啊!

  去年日耳曼人吞并维也纳后,也进行了这样的一场阅兵。

  恐怖的气息开始在街道上蔓延,标兵们来到各自的位置后,转身,收枪,站定!

  可站在他们身后的华人却莫名的感到一股安心,甚至眼眶都开始情不自禁变得湿润。

  你们害怕的战士,恰恰是能够保护我们的最可爱的人!

  这时候,记者们才想起来要拍照,各种快门的声音此起彼伏。

  而军乐队指挥也在廖耀湘的眼神中反应过来,军号与战鼓开始齐鸣。

  受到这股气势的影响,原本懒散的英美部队也开始认真起来,200人组成的方阵也逐渐有了列强的气势。

  都是高傲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那昂起的头颅与不可一世的眼神,是他们背后强大的国家带给他们的自信。

  看着人数不多,但精神气十足的英美维和部队方阵,两国公使的脸上也是重新有了笑容。

  但随后出场的法兰西殖民军,却显得有些拉胯。

  尽管洛里少校很用心去训练他们但前几日的消息还是催垮了他们的意志。

  在红河河谷牺牲的士兵得到了安置,他们的抚恤金被总督府第一时间发放,按道理这是一件好事。

  可偏偏就是这些抚恤金的发放,引发了问题。

  这些钱竟然被已故战友的前妻、前女友领走了,以至于他们的父母竟然无法领取儿子的抚恤金

  遭遇这样的情况,能继续在这里阅兵,已经是洛里最大的努力了。

  各国公使的脸色并不好看,他们没有时间去嘲笑这个世界第一陆军强国。

  谁都知道,日耳曼对于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需求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阻止的。

  除非法兰西履行他们的“保独”义务,否则,像这种小国是无法独自对抗那个恶魔的。

  可现在,似乎这个强大的陆军国家,正在走向衰落?

  1200名法兰西殖民军勉强完成了阅兵仪式,然后就毫无精神地站在最后,也不管其他人是如何看待。

  这一幕落在日寇的公使眼中,仿佛看到了橡胶与石油的希望。

  又是一个衰落的大国!

  但下一秒,伴随着廖耀湘的吼声,整个阅兵仪式的气氛再度一变。

  “分列式——!”

  “开始!”

  也随着廖耀湘这提振精神的吼声,观礼台上的沈复兴突然站起身,向前一步,就这么站在所有人的前方,仿佛此刻他才是这里的主角。

  哒——!

  哒——!

  哒——!

  随着更加沉重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观礼台上的布雷维耶总督瞬间脸色煞白,他看到了道路尽头那不是几十个标兵,而是上千人个如同标兵的战士。

  哒——!

  哒——!

  声音由远及近,当地的土著一边看,一边脚步不住后退,似乎这些军人对他们来说就是最恐怖的存在。

  而当地的华人与商户们,眼泪已经止不住地落下。

  要是要是早点有这些强大的军队,他们也不会沦落到下南洋,也不会每天看别人眼色生活,更不会冒着自己的妻女财产朝不保夕在这里只求一口饭吃。

  咔~咔~咔!

  廖耀湘的战马已经来到了队伍的最前方,随着他拔出指挥刀的瞬间,人们在第一个方阵中看到了三段式劈枪。

  虽然不是很整齐,但在这些百战老兵手中,却是杀意盎然!

  阳光下,仿佛这些老兵的刺枪劈向了欺辱他们的列强,劈向了正在入侵的倭寇,也劈向了这百年来的耻辱。

  嘶——!

  沈复兴的嘴角逐渐勾起微笑,他听到了列强害怕的声音!

  随着队伍逐渐靠近观礼台,廖耀湘转头看向沈复兴,脸上同样洋溢着自信:“向右,看!”

  唰——!

  端着刺刀的战士齐齐看向观礼台,那一股股从战场磨砺出来的杀人目光没有几个文官可以扛得住。

  但沈复兴可以,他紧要牙关,猛地举起右手,向这些受阅的士兵敬礼。

  “亮旗!”

  随着沈复兴的大吼,队伍前方的国旗后,又有一面大旗“哗”地一声展开,赫然就是那面从刘行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国难时刻见忠诚】!

  轰!

  这次,再也没有哪个华人可以忍住眼泪。

  杨耀祖痴痴地看着眼前的队伍,他如何都想不到,一面国旗,一面军旗,一支队伍可以如何震撼人心。

  那种根植于血液里的归属感,铭刻在骨子里的认同感已经将他彻底征服。

  泪流满面!

  在他的身后还有四名老者,分明就是四大姓氏的长老。

  此刻,他们也如同杨耀祖一般,哭成了一个泪人。

  杨洪升更是哭的像是一个找到了父亲的孩子般:“三百年了.安南复见汉家威仪啊!”

  也是在他的这句话落下后,由廖耀湘开头,战歌声响了起来:

  “京观,京观,镇四方”

  “四方,四方,清夷羌”

  这时候,各国公使都明白,以法属印支总督府与目前西欧的情况来看。

  他们是不可能赶走这支军队了!

第121章 安南复见汉家威仪(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