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宫庭画师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老年人廉价旅游团拜访了郎世宁的真迹。

  俗话说,

  天道酬勤,只要你努力,就会有回报。

  顾童祥经历了一个季度的努力,付出了无数艰辛,为数不多的珍贵头发都又掉了一小把后,终于大彻大悟,发现了一个秘密——

  自己不是仿郎世宁的这块料。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笔法看上去简单,可画起来是真他妈的难啊。

  家里在旅游景点开画廊的,少不了要画仿作。

  那些比朗世宁的画难度高的多的作品,类似《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五骏图》这样价值难以用金钱估量的国民珍宝,顾老爷子也仿过。

  画是能画的,

  其实无非就是画的好坏的问题。

  可是这些名作都没有像朗世宁的作品,让顾老爷子画的这么困扰。

  太古怪了。

  长了一辈子勺的大厨,想让他强行将重咸重辣的湘菜和清甜的江南小炒结合在一起做,结果就是别扭极了,越画越火大。

  顾老爷子望着自己三个月的学习成果,仔细思索后,判断认为老外只是喜欢异域风情,应该还没有猎奇到这个口味。

  这种玩意儿,挂外面去卖,不仅实再昧良心,还很容易砸招牌。

  顾童祥就在院子里点了个火盆,把自己的那些“失败品”全都一把火烧了了事,从此就再也不提仿郎世宁的事情。

  “郎世宁的画法,难啊。”

  他没想到自己孙子也走了自己的老路。

  “画不好也别灰心,要是新体画的诀窍好琢磨,哪里论的到郎世宁出头呢?”顾童祥看顾为经欲言又止的样子,安慰到。

  “你要学学爷爷我,画不明白,一点也不丢人,非要强撑着嘴硬才丢人呢。”

  当初仿画失败了,老爷子的心态就还是蛮好的。

  不是顾童祥心态格外豁达,而是他们这样长辈真的做过宫廷画师的家庭,相比于圈外人更知道这个行业的秘辛。

  就像老爷子说的那样,

  要是新体画的秘诀那么容易摸索出来,就轮不到朗世宁那么风光了。

  顾老爷子从开始时最大的奢望,也不过就是能仿出两分皮毛就满足了。

  宫廷画师,其实是蛮可怜的一群人。

  他们离权力很近,

  在紫禁城里比陪皇上下棋解闷儿的棋待诏,唱小曲的宫廷伶人,给妃子们表演杂技的杂耍戏班,地位都要高不少。

  但说到底,

  宫廷画师依旧只是权利的依附者,是给皇室提供祭祀、消遣服务的仆人。

  这一点和那些天天羊车望幸的后宫妃子们,其实很像。每个人都在希望着自己的画法能够被帝王所看中。

  这里是天底下顶尖子的画师扎堆的地方。

  皇上赏识你的画法,你就是达官贵人府上的名流宾客,一画千金。

  若是画法作品不够出众,就像那些一辈子可能连皇上的面都没见过几次的冷宫宫女一样,你什么都不是。

  清代的画院处统管的宫廷画师们,甚至连正规的品级都没有。

  上限和下限都很夸张。

  能像郎世宁般就靠画画,画成拿正三品顶戴花翎的朱紫贵人的幸运儿有。

  像那些可怜的小太监、老宫女一样,真的在紫禁城里饿死的冻死的,也有。

  画师一辈子的身家性命和整整一个家族飞黄腾达的野望,都寄托在一根小小的画笔之上。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朗世宁那么受赏识,画作效果这么好,谁不想着学两笔呢。

  仅乾隆一朝,史料记载中,搞东西合璧画法的就有郎世宁、王志诚、艾启蒙三个外国传教士。

  而本土的宫廷画家中,也有唐岱、冷枚等画家为首的娄东派、虞山派两个本土画派。

  大家都意识到了东西合璧艺术风格的惊艳,谁人都想从这个当红的艺术流派中分一杯羹。

  这些前辈大师们哪个不是才情双绝之辈,

  真正画出名堂的,

  也不就只有一个郎世宁嘛。

  要说自己孙子,能画的感觉不差,顾童祥是不信的。

  就算他在跟随曹轩宗师的二徒弟林涛教授在学画,也不行。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七章 宫庭画师(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