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下臣民士子皆扬眉吐气,若非子安,大宋焉能洗刷百年耻辱?焉能转守为攻,顺利收复燕云十六州?”
“无论从哪方面比较,子安都比端王简王强上太多太多。子安率王师抗击辽军,攻城掠地,浴血厮杀之时,他们两位在做什么?”
章惇脸上露出冷笑:“简王在汴京横行街巷,欺男霸女,端王在王府里装模作样,附庸风雅,整天摆弄着他的字画和那几块破石头。”
“大宋江山交给何人才更合适,只要不是瞎子,大家都能看得到,如若立贤,舍子安何人?”
“若是子安不反对,老夫愿为子安奔走,联络新党官员,以‘议礼立贤’之名发起朝议,上言太后纳谏,顺从天意和民意。”
赵孝骞沉默许久,低声道:“‘议礼立贤’?朝臣们会是什么反应?”
章惇微微一笑:“新党官员里,老夫确信能争取大部分人的认同,毕竟这是有礼法依据的,咱们最大的依据就是,端王简王皆非嫡,官家亦是神宗的宫嫔朱妃所出。”
“既然都非长非嫡,那么新君的人选若还是按嫡长来定,是否太可笑了?礼法上也说不过去,如此,不如立贤,而这个‘贤’,就是子安你。”
“子安,你的父王是英宗先帝的嫡子,你的身上也流着英宗的血脉,官家这一代的嫡长不好论,只能上溯到英宗神宗那两代,如果从那时论的话,子安你完全有资格争皇位。”
“只要这个道理能让朝臣信服,老夫有把握能让皇位顺利落在你头上。”
赵孝骞颇为意外地看着章惇,自己对皇族的族谱都稀里糊涂的,没想到章惇这个外人居然能将皇族这两代的关系理得如此顺畅。
印象里,只有流落在外的私生子才会如此处心积虑背族谱,理顺家族人物关系,以便回归家族争遗产……
改天悄悄打探一下章惇的出身,不会是哪一代的皇帝见色起意,造下了他这个孽吧。
“道理说得通,可你没想过赵佶会如何反应?他会甘心皇位旁落?”赵孝骞又问道。
章惇冷笑:“不甘心也得甘心,此子貌似恭良,实则邪性,他若即位,对大宋不是好事。”
说着章惇突然凑近他,一脸邪恶地道:“子安,你也不想自己和将士们辛苦打下的大好局面,从此付诸东流吧?”
赵孝骞下意识把身子往后一仰,一脸古怪地看着他。
俩大男人说这种话,这是能说的吗?下一步就要一脸屈辱地脱裤子了知不知道?
沉吟半晌,赵孝骞缓缓道:“章相公,我有个不一样的想法……”
“你说。”章惇很客气地道。
现在章惇已不敢把他当晚辈看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眼前这个年轻人将是未来大宋的官家,章惇必须抱紧的大腿。
赵孝骞思忖之后,道:“明日朝议,可以答应让端王赵佶即位……”
章惇一惊:“子安你……”
“听我说完,答应归答应,事实上,那个位子没那么容易坐
第七百九十六章 密议谋事(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