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子夜兵变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选择跟随殿下,那就毫无怨言,一条道跟下去。”

  “大宋祖宗基业得来不易,江山无主,唯有殿下这样的英雄才配天下共主之位,也只有他,才能将大宋基业发扬光大,我等粗鄙武夫才有开疆拓土,恩荫子孙万世的机会。”

  “明晚之后,我与诸公跟随殿下,共谋大事,昔年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方有后来的贞观之治,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方有后来的开元盛世,我等今日愿效之,斯役之后,我大宋必将迎来自己的盛世!”

  “诸公,同往矣!”

  营帐内,众将激动兴奋却努力压抑了声音,低吼道:“吾愿同往!”

  第二天,深夜。

  陈松龄披着厚厚的大氅,缓步走出帅帐,仰望月晦星稀的夜空。

  大营里一片静谧,只有周围间隔的火把照明,衬映着夜色,显得愈发孤寂幽冷。

  这几日陈松龄的身体不大好,不知为何,他好像吃坏了肚子,每日上吐下泻,整个人都快折腾散架了。

  嘱托种建中从幽州城里请来大夫诊治,大夫开的方子却不温不火,喝了几天的汤药,却总不见好,仍然每天上吐下泻,病情没有半点缓解。

  原本一步步拿到燕云兵权,笼络将士人心的计划,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得不迟缓延后。

  这几日陈松龄只能躺在帅帐里,就连军务都只能交给许将和种建中,更别提深入普通将士营帐,拉拢将士的人心了,他根本动弹不得。

  而官家驾崩的消息,对他来说更是惊天噩耗,心情哀恸之下,身体好像更差了。

  今夜陈松龄的身体似乎稍微好转了一些,多日未曾走出帅帐,这才出来透一透气。

  “应该是水土不服吧,毕竟我是南方人,在这北方苦寒之地,难免不适应,过一阵差不多便好了。”陈松龄喃喃安慰自己。

  拿回燕云兵权的进程要加快了,官家曾经的嘱托,如今已变成了遗诏,陈松龄只忠于官家,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官家的旨意。

  此时的他,同时也关心着汴京的朝局,心中充满了忧虑。

  不得不说,陈松龄不是坏人,他有一颗报国之心,无数次梦想率领大宋精锐之师,为官家开疆拓土,一统天下。

  可官家驾崩,新君不知何人,若是换了个性格志向完全迥异的人当皇帝,他为大宋灭亡辽夏的梦想,不知何日才能实现。

  “应该是端王吧……只能是端王了。”

  作为京官,陈松龄自然对汴京皇族宗亲很清楚,从祖制上说,即位的人只能是官家的兄弟,长幼排下来,端王赵佶是唯一的人选。

  “端王……是个怎样的人呢?”陈松龄皱眉思索,他在回忆曾经与赵佶少得可怜的交集,试图分析赵佶的性格,揣摩赵佶即位后可能会做出的决策,尤其是北方用兵这方面的决策。

  半晌后,陈松龄感到有点冷。

  如今除夕已过,即将开春,可北方的天气依旧十分寒冷。

  陈松龄不自觉地缩了缩肩膀,裹紧了肩上的狐皮大氅。

  随即陈松龄突然一怔,发现周围的环境有点不对劲。

  从他走出帅帐透气,一直到此刻,约莫过去小半个时辰了,可

第七百九十二章 子夜兵变(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