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大治之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引起汴京朝堂震惊的存在。

  真定府说是边境,但其实距离汴京不算太远,快马三日可至。

  奏疏递上去了,赵孝骞在等着赵煦回复的同时,自己也没闲着。

  刘谦谅等犯官被拿获后,在皇城司惨无人道的审问下,招认得痛痛快快,招完了还想招。

  这些年所犯的事都已落在供状上,案子算是板上钉钉了,再无翻身的可能。

  还有就是,刘谦谅等人背后的靠山他们也交代出来了。

  靠山不止一人,其中包括政事堂的一位参知政事,户部和吏部两位侍郎,还有一位枢密院的都承旨。

  这些涉事的官员背后,还包罗了汴京皇室宗亲,商业巨贾,甚至江南的几位大地主。

  这是一张非常扎实严密的网,网上的每一根线纵横交错,涉及政事堂,枢密院,六部,宗亲,民间财主,地主等等。

  当刘谦谅等人痛快招认后,赵孝骞看着皇城司送来的供状,饶是他身份尊贵,地位不凡,看着这份名单也忍不住眼皮直跳。

  这特么是捅了马蜂窝了呀。

  手握着这份名单,赵孝骞都感到有些烫手。

  难怪刘谦谅张岚等人在真定府行事如此猖狂,他们背后的靠山确实强大,难怪李清臣多次上疏参劾真定府官员,奏疏到了汴京都被拦堵下来。

  真定府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群人的靠山又强大,在这里为官,人性中的罪恶黑暗确实会无限放大。

  盯着这份名单,赵孝骞思虑许久,提笔将政事堂的那位参知政事,以及枢密院的那位都承旨两人的名字缓缓划去,其余的名字则一字不改。

  案子很巨大,但真定府经不起折腾,事情到了六部这个层次就够了。

  若真将政事堂和枢密院的重臣问罪,不仅汴京朝堂会掀起惊涛巨浪,同时真定府也会成为各方大佬重点关注的地方,以后赵孝骞想为真定府争取点什么好政策,恐怕将会阻碍重重。

  人在官场,怎么可能做到除恶务尽,善恶分明?

  朝堂本就是个灰色的地方,能站在朝堂上的人,其实善恶是非的界限已没那么清晰,最看重的还是“利弊”二字。

  赵孝骞也不能免俗,只不过他衡量的利弊无关个人,而是为了治下的百姓。

第三百九十章 大治之始(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