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恩怨分明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大宋名士风流,但名士之间不一定都是朋友,更多的是彼此身不由己的敌对关系。

  一场变法,将天下名士硬生生切割成两个阵营,多少能成为千古佳话的至交好友,不得不沦为互相攻讦的敌人。

  比如王安石和司马光,当初熙宁变法,二人可是不共戴天,直到后来才和解,但和解的不过是私人的交情,政见上身为旧党领袖的司马光可没对新党客气。

  章惇和苏轼也是如此,简直就是翻版的王安石和司马光。

  二人彼此都曾风光过,随着统治者对变法态度的一变再变,个人的命运也随之起伏沉浮。

  可惜的是,有些已经结下的恩怨,是永远不可能化解了。

  蔡卞是给事中,这个官职其实不大,他能自由出入政事堂,是因为他的另外一层身份。

  事实上,很多人都将蔡卞当做章惇的私人幕僚。

  这个身份的含金量不小,宰相幕僚,辅佐章惇处置朝政,过不了几年,兴许蔡卞就不止是给事中了,章惇对他的态度分明是打算将他当做预备的宰相来栽培。

  而蔡卞也很争气,他是有名的足智多谋,相比章惇略显冲动且手段狠辣的风格,蔡卞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稳”字,遇到任何事他都能第一时间冷静下来,然后寻求解决办法。

  这也是章惇将他当成幕僚的最大原因。

  章惇很清楚,蔡卞的性格与他互补,彼此都需要对方。

  足智多谋的人,首先眼力见儿就不错。

  见章惇提起苏轼时脸色阴沉,蔡卞立马想到了这两人曾经的恩怨,不由笑了笑。

  “章公,都过去那么多年,您和苏学士皆已是花甲之年,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章惇冷哼:“苏轼回京后做了什么?”

  蔡卞小心地道:“苏学士素有威望,回京之后汴京文人士子趋之若鹜,纷纷登门拜访,盛情邀宴。”

  章惇脸色愈冷:“一个被贬谪的官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回京是升官得势了呢,这般春风得意!”

  蔡卞心头一沉,暗暗后悔不该在他面前提起苏轼。

  苏轼文采盖世,但他终究也是凡人,也会犯错。

  站在私人交情的角度,当年的那段恩怨,确实是苏轼做得不地道,

第二百九十章 恩怨分明(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