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赎身脱籍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萧光敬会不会签欠条?

  他当然会签,不签走不了。

  赵孝骞说,大家是朋友,朋友成亲若不表示一下未免太失礼了。

  赵孝骞还说,反正你欠了那么多债,在乎多一笔吗?想想未来两家合作日进斗金的美好前景,这一万贯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人情来往,小伙子格局要大一些,不然就是不堪与谋的竖子。

  赵孝骞更说,我明明可以动手明抢的,但我还是给了你体面,只让你签欠条,快说谢谢……

  萧光敬无法拒绝,也不敢拒绝。

  良家百姓走在路上,被一群痞子抢了钱的憋屈感,萧光敬心里有点难受,还他却不敢吱声。

  自从这次来到汴京,萧光敬可谓是命途多舛,处处倒霉。

  而勇敢坚强的萧光敬,不知不觉已学会了在逆境中生存,成长,蜕变。

  他掉过粪坑,被人设计欠下巨额赌债,还被威胁做了宋人的内应……

  这么多挫折都没能击倒他,他活得多努力。

  跟那些挫折相比,再欠一万贯心意算得什么?

  拇指在欠条上狠狠按下指印,萧光敬转身就走,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赵孝骞含笑目送辽国使团离去,并扬手殷殷挥别。

  吃相确实难看了一点,但……

  一万贯是真的香啊。

  …………

  辽国使团的来与走,在汴京城里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消息不灵通的百姓只会叹口气,然后说,看吧,辽人又来催要岁币了,窝囊的朝廷还得客客气气地把钱交到辽人手里,看着辽人在大宋飞扬跋扈,这种憋屈的事儿有什么可讨论的。

  消息灵通的人倒是知道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情况,具体的内幕不清楚,只知道这次辽人来大宋并未占到任何便宜,可以说是碰了一鼻子灰走的。

  为何会碰一鼻子灰?

  这可就有说道了,君岂不闻前些日的西郊秋猎?楚王世子知道吧?咱大宋突然支棱起来了知道吧?

  都不知道?听我细细道来……

  街头巷尾,各种传闻喧嚣尘上,直到辽国使团出了汴京城,蜿蜒向北而行,汴京城的议论才渐渐平息。

  然而有个地方关于辽国使团和赵孝骞的传说,却至今未息。

  这个地方就是潘楼街的勾栏院。

  大大小小的勾栏院里,都有一个保留节目,那就是说书。

  古往今来的传奇故事,当今的时事政要,新闻和丑闻的主角等等,都会被说

第一百四十三章 赎身脱籍(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