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新式战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赵孝骞造燧发枪和火药的初衷是自保防身,经历过刺杀后,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他没想过会被朝廷征用,他以为大宋的火器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了,应该不会稀罕自己造的这些小玩意儿。

  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弄出了超越时代的东西,大宋的火器如今只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燧发枪的面世,对当今的战争影响甚远。

  尤其是火药,赵孝骞造出的火药是配比最佳,威力最强的那种,与大宋的所谓火药威力简直天壤之别。

  不夸张的说,只要与军阵搭配得当,它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但遗憾的是,赵煦竟然说“可否保大宋疆土不被辽骑所犯”。

  赵孝骞有点想笑。

  大宋的官家和臣子其实早已失了进取统一之心,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大概是从太宗那时便开始了吧。

  高粱河之败,雍熙北伐之败,君子馆之败。

  太宗亲自参与指挥的三场大败仗,打得大宋服服帖帖,那位著名的杨家老令公,也是战死在雍熙北伐这场战役中。

  后来真宗时期的澶渊之盟,更是彻底将大宋的脊梁打断,从此大宋再不敢言兵,对辽国一味妥协忍让,要啥给啥。

  渐渐地,大宋君臣对辽国已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概念,那就是“辽人不可敌”。

  进取?统一?

  不,大宋只想苟安。

  苟安的念头不是南宋才有的,是澶渊之盟以后便有了,一个国家的君臣上下皆已失了进取之心,哪怕割据政权都保不住多久,北宋变成南宋是历史必然。

  所以赵孝骞如今造出了燧发枪和火药,赵煦的问题竟然是“可否保辽骑不犯”。

  听听这话……

  明明手握杀人利器,却习惯性双手抱头蹲下。

  脊梁断了,勇气没了,给他一颗核弹都没用。

  赵煦的问题,赵孝骞没法正面回答,他怕自己忍不住说出难听的话,惹得龙颜大怒,给自己招来麻烦。

  沉吟片刻,赵孝骞问道:“官家可曾发现,这种火枪虽然犀利,但缺点也很严重,比如填药装弹的时间过长,射程不够理想等等。”

  赵煦想了想,点头道:“没错,朕也想说,

第七十八章 新式战法(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