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章武大案!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李皇帝听了这话,也微微变了脸色。

  他开国之后,常科三年一次,没有停过,制科也办了两回,撇开制科不算,常科也有三次了。

  分别是章武元年,章武四年,以及去年的章武七年。

  李云缓缓扭头,看向已经拜相的陶文渊。

  去年,他还是礼部尚书,虽然不是主考官,但也难辞其咎。

  陶相公这会儿,已经脸色苍白,他连忙上前,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这事臣全不知情,臣请陛下详查。”

  皇帝缓缓说道:“朕会详查的。”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年轻御史,问道:“你是哪一年的进士?”

  曹钰低头,沉声道:“回陛下,臣是章武四年,陛下钦点的进士。”

  “正是因为如此,臣才看不得有人,在科考上胡作非为!”

  李皇帝看着他,缓缓说道:“去岁主考,乃是卓光瑞卓相公,你是要状告卓相公科考舞弊?”

  “臣不是这个意思。”

  曹钰深深低头道:“陛下,卓相公虽然是主考,但毕竟只是兼差,中书以及朝廷还有那么多事情,卓相公未必就能顾全,臣听说,去岁科考那几天,卓相公都不在考场,全权交给了副主考,以及礼部的人负责。”

  “陛下。”

  曹钰低头道:“礼部的官员臣详细看过,多是武周旧臣,或者是武周时候的大儒名仕。”

  “臣怀疑,他们在科考上舞弊,并不是为了钱财!”

  曹钰话已经说的相当明白了。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

  派系。

  如今的李唐,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越州军了,甚至不再是当年的江东军。

  哪怕是军队之中,都是各种派系林立,有什么越州帮,婺州帮之类的。

  文官之中,就更是普遍,这其中单按照人数来说,最强大的自然就是武周旧臣那一帮子人了。

  因为李云确实很缺人。

  尤其是礼部这个衙门里,因为不是很重要,但是又非有不可,因此大多数用的都是武周旧臣。

  李皇帝默默看了一眼陶文渊。

  陶文渊,是原武周京城,也就是长安城里最大的书院山长,他当初带了许多学生,去江东投奔李云,因此在江东集团地位不小,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礼部尚书。

  杜相公默默上前,他看了看寂静无声的朝堂,然后抬头看了看皇帝,深深低头提醒道:“陛下。”

  “臣有要紧的事情跟您汇报…”

  这是在提醒李云散朝,把这事情先放一放。

  李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直接起身站了起来,拂袖而去。

  等到他离开之后,杜相公才背着手,来到了曹钰面前,打量着这个年轻人。

  曹钰连忙低头:“杜相。”

  杜谦看了他好一会儿,才问道:“中书什么时候,阻御史台的奏书了?”

  曹钰

第八百九十四章 章武大案!(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