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太虚仁渊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梅尧臣微微张着嘴,浓密的长须跟着颤动,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陆北顾对庆历新政失败根源的剖析,尤其是对士大夫阶层特权作为关键障碍的认知,简直如同惊雷,炸响在他心头。

  这少年,竟有如此胆魄,直指士大夫阶层的痛处!

  曾巩怔在当场,脸上的质疑和忧心忡忡尚未完全褪去,却已被更深的震撼所覆盖。

  陆北顾的回答,不仅完全地从正面接住了他抛出的尖锐现实问题,更将其提升到了一个他从未设想过的战略高度!

  “根本矛盾”、“关键障碍”、“主要次要”、“王霸并用”的论述,条分缕析,振聋发聩!

  松涛阁内,陆北顾平静地站在那里,承受着所有或震惊、或审视、或激赏、或忌惮的目光。

  欧阳修终于缓缓松开了紧握坐垫的手。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如同金石坠地:“陆北顾,你当得起张安道信中‘见识超卓,胸有丘壑,非池中之物’十三字评语!老夫今日,亦要为你多加六个字。”

  “——真国士之器也!”

  这来自文坛盟主的评价,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众人耳畔。

  曾巩、张载、程颢等人眼中也流露出认同之色,程颐虽仍眉头紧锁,却也微微颔首,虽然理念差异很大,但至少陆北顾的才华,他无法否认。

  “至于治国之策。”

  欧阳修看向程颐,又看了看陆北顾:“正叔之忧,亦有其理,王道霸道之辨,古今未有定论。法家之术,是猛药,是快刀,能否用之,如何用之,当审时度势,慎之又慎.然其洞察积弊之根源,指明矛盾之要害,此等眼光,已是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是形容一个人在治国安邦方面拥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毫无疑问,这同样是极高的评价,因为这四个字,通常只会放在诸如张良、荀彧这种人身上。

  陆北顾心中激荡,面上却竭力保持着平静,再次深深一揖:“欧阳公谬赞,学生惶恐。”

  眼看程颐还要再说什么,对哲学话题有些感到厌烦的晏几道拍了拍手,对门外的管事扬声道:“上酒菜吧!”

  随后,晏几道的面上扯出笑意。

  “再好的道理,也需美酒助兴,佳肴养身不是?”

  随着他这一声招呼,松涛阁内紧绷的气氛彻底松弛下来。

  很快,清风楼的仆役们鱼贯而入,珍馐美馔、玉液琼浆瞬间摆满了各人的案几。

  丝竹之声重新响起,歌妓婉转的曲调也适时地流淌开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阁内的气氛重新变得热烈。

  众人虽不再就方才“庆历新政”的话题进行直接辩论,但言谈之间,目光都时不时地会飘向那位端坐于下首的俊朗少年。

  张载忽然离席,径直走到陆北顾案前。

  “今夜‘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指教,于我如拨云见日,醍醐灌顶!”

  “多年困惑,得此一隙天光,豁然开朗,此杯,敬贤弟!”

  他仰头

第231章《太虚仁渊歌》(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