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此情此景,岂能无诗?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船家,前方乌林可能停靠?”陆北顾开口问道。

  “客官要去乌林?”船老大有些意外,但还是答道,“乌林有处小渡口,停泊自无不可。只是那里荒僻,除了几户渔家,并无甚景致可看,远不如南岸赤壁热闹。”

  “无妨,我们就是想看看那古战场。”

  吕惠卿、王韶、崔文璟等人也纷纷点头。

  既然已经来到赤壁大战的古战场了,要是不去看看,直接顺流而下经过,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这年头出一趟远门可不容易,除了时间成本,衣食住行的花销也都不是寻常家庭能承受得起的。

  而对于他们这些士子来讲,与著名的“打卡地”赤壁相比,来乌林这处真正的古战场游览,其实更有意义。

  既然客人都要求了,船老大也自无不可,他操控着客船依言缓缓靠向北岸。

  乌林渡口果然简陋,仅由粗糙的条石和木头垒砌而成,停泊着几艘破旧的渔船。

  众人弃舟登岸,脚下是松软的沙土和丛生的芦苇。

  陆北顾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延绵起伏的丘陵地带,不高,却颇有气势。

  而丘陵之上,植被茂密,多为低矮的灌木和松林,在秋风中发出萧瑟的呜咽。

  随后,众人登上一座小丘。

  此地南临长江,浩荡的江水在此处显得尤为湍急,北望则可见一条蜿蜒的内荆河,如一条玉带环绕着这片土地。

  整个乌林地区,仿佛一个巨大的、面向长江张开的怀抱。

  吕惠卿这时候感叹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之诗,道尽天意弄人!”

  “难说。”

  王韶唱了反调,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土,仔细捻了捻,又抬头观察着丘陵的走向和江岸的地形,沉声解释道:“此地丘陵环绕,看似利于扎营屯兵,又利于结成水寨。但实则江岸平缓,并无险峻山崖可依,丘陵又多荒草,一旦火起,风助火势,营寨相连,首尾难顾曹孟德自负

第204章 此情此景,岂能无诗?(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