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莫离盖缠,莫求佛祖【求月票!】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大师。”

  陆北顾恭谨作揖。

  宝月大师亦是合十,檀木佛珠在腕间轻响,他随后开口道:“小檀越这篇赋,贫僧欲勒石于崖柏之侧,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

  陆北顾道:“能得大师垂青,小子荣幸之至。”

  宝月大师微微颔首,忽然话锋一转:“不知平日可曾研习佛典?”

  陆北顾只道:“从小听过一些。”

  “观你是个有禅心的。”

  宝月大师问道:“可愿随我出家?”

  崖边云气翻涌,将二人身影笼在朦胧中。

  陆北顾望见柏树根须虬结石缝,从容应道:“小子尘缘未了,譬如这崖柏,若离石壁,终非本来面目。”

  “妙哉!”

  宝月大师非但不恼,反将笑了起来:“你与贫僧在眉山的一位宗弟倒是有几分相似,但你要内敛些,不如他率真若是得空,可来成都大慈寺,到时可介绍你们相识。”

  陆北顾心中一动,应道:“定有此期。”

  而后,陆北顾试探着问道:“小子冒昧问一句,山巅镇守之僧人是谁?竟能在宝月大师您之上?”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看出了宝月大师跟前三关的镇守僧人不一样,并没有去严格遵守禅林雅会的规矩。

  或者说,以他的地位,能参加这次禅林雅会就已经很让法王寺承情了,也确实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做事。

  果然,宝月大师并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了陆北顾答案。

  “祖印禅师归竹林寺,途径此地,受邀前来。”

  听到这个名字,陆北顾一时不知该作何感想。

  祖印禅师,法号居讷,梓州路人,十一岁在四川竹林寺出家,后沿江而下,住庐山诸寺,后得仁宗赐号“祖印禅师”。

  其人禅学精深,融会儒典,庆历五年,欧阳修左迁滁州,去游庐山时与祖印禅师论道,欧阳修肃然心服,耸听忘倦,至夜分不能已。

  要知道,欧阳修在此之前可是坚定的排佛者,而与祖印禅师论道之后,便与其共结“青松社”,兴隆禅法,门下号称三千之众,祖印禅师之名亦响彻于大宋。

  “怪不得,恐怕也只有这种人物,才能让宝月大师甘居其下了。”

  陆北顾心道。

  不远处又传来了犍稚的敲击声,褐衣僧人对着众

第72章 莫离盖缠,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