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消停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间探讨生命之事的论题非常多。

  士人们一方面恐惧疾疫,一方面又不知道如何摆脱。然《风土病》搜集整理之后,很多人一读,才发现很多时候染疫其实是自己作死!

  譬如“传尸”(肺痨、肺结核),都告诉你这个名字了,伱还去因染传尸而死的人家里吊唁。主家也是没数,大操大办,宾客盈门,一办就是好多天。

  这些都是人为搞出来的破事。

  当然,很多人不懂,那么书里详细叙述了病症,浅显易懂,自己去比对。

  “药材真那么紧俏?”王秉放下白及、石斛,问道。

  “五兵曹大肆征用、收买药材,发往晋阳,以为战备。”糜曲说道:“诸郡也在搜集,如此一来,价钱可不得水涨船高?”

  “但此物生于南国。”王秉说道。

  “不错。”糜曲笑道:“我等正在商议将来去了江东,要不要置药园呢。”

  “好想法。”王秉礼貌地赞了句。

  与在场的其他人不同,他关注的重点是:清谈已经开始谈论攻取江东后的经营方向了?

  谈这个其实算不得多奇怪,因为将来总要去的,提前论一论南下之事肯定没错。但问题在于,讨论这个的前提就是他们愿意南下。

  而愿意南下的前提,则是愿意放弃——至少是部分放弃北方的土地和庄客。

  这是都屈服了吗?

  因为邺城办了四家豪族,兖州办了一家,豫州一家逃亡?

  自多年前度田开始,河北大规模叛乱过一次,被李重、刘灵等人扫平。

  汝南动乱不断,此起彼伏。

  汝阴、谯国、沛国更有人献城投降……

  到了今天,终于都怕了?

  晋阳论道之后的数月,应该是最后的反叛高潮了。

  下一次再发生叛乱,或许只有等梁国二十郡之外也开始度田。只不过,真到了那会,又有几人敢叛?

  屋内那帮后生们又议论起了哪种药材更赚钱,在哪里种更好。谈兴浓时,甚至拿出地图比划,再互相打探消息,问问有没有宗亲好友在江东为官,总之听起来十分认真。

  王秉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地也加入了进去,甚至认真考虑在沔北幕府为官时期,好好查探一番,为将来搬迁家业做好准备。

  直到华灯初上,王秉才不顾主家挽留,离开了庄园。

  彼时风雪如晦,野地里还有一队队胡人朝平阳方向赶路。

  王秉孤独地行走在原野中,双眼几乎看不清前路,一如他的内心看不清楚天下将走向何方。

  抓住时势的脉搏,真的太难了。

  抓不准,顿成齑粉。

  抓准了,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梁王抓准了吗?王秉不知道。

  但他在晋阳论道时已阐述了自己的志向,讲明了他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不管认不认可,他给出了自己的方案。能做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是凤毛麟角,更别提顶着巨大的阻力做了。

  王秉觉得可以跟一跟,跟在梁王身后,走走看看,不合则中途离去,就像他多年前带兵离开范县,返回东海一样。

  数日后,新的一年(神龟十年,326)静静到来。

  也是在这时,孛星入紫宫,天子司马炽避殿减膳,痛哭流涕。

  尧舜以来,莫不称天以举事。

  俗谚又云“孛星现,灾祸起”,紫宫乃帝宫之象,意味着除旧布新。

  神龟十年,或许是极为关键的年份。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六章 消停了(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