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各自摊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权而设的,而不是为发展而设的。

  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政治纲领,万不能混淆。

  “夷夏俱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期,因为胡人问题是汉末以来的超级大雷,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夷夏俱安”在政策方面具有指导作用,评定虏姓门第、给予官职、用农业技术让胡人半定居等,都是这个指导纲领下的产物。

  而在此之前,则有匈奴兵围洛阳,抄掠河南,彼时又有王弥自豫州过境,死伤无数,故“相忍为国”横空出世。

  其标志性事件便是邵勋迎娶颍川士女庾文君,豫西豪族集体倒向他,割肉出血,并派出部曲加入他麾下作战。

  但和平十余年,“相忍为国”在河南渐渐引起反对,这便是政治纲领的时效性。

  河南的局势不一样了,你需要另一个说服他们的理由。

  或者说,你需要重新对它进行诠释——

  “而今天下未定,烽燧犹存,这就要舍弃相忍为国了?”张宾继续说道:“四年前,拓跋郁律屯兵忻口,南图之意甚为明显。彼辈大发之下,三十万骑唾手可得,此祸烈于匈奴。而又有宇文、慕容等辈,虎视眈眈,一旦南下,幽冀生灵涂炭。大势之下,庄园尽成齑粉,逍遥亦不可得。”

  “大王北逐拓跋,乃制敌先机,免得养虎为患,难以收拾。诸王乱政的苦处尔等都知道了,可若胡虏大举南下,朝廷无兵无粮,届时谁来为你们御敌?”

  “广武之战,洛南府兵大破贼骑,悍勇之处,鲜卑贼人望风而逃。故授之以官,恩之以赏。异日天下有故,还得靠他们,此间道理,并不难想明白。”

  “东吴旧地,亦有贼子矫诏窃占,不奉正朔。待收拾北地旧山河之后,定有南征之役,届时靠谁南征?”

  “再说回那庄园。”说这句话时,张宾换了一副语气,笑道:“我闻江南风物美好,豪族建宅往往面山背阜,左江右湖。高林巨树之多,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之处,能令风烟出入。庭起丘壑,进不入声荣,退不为隐放。山石林木、清泉池沼之间,意趣颇多。山下又有良田千顷、庄客万户,足以荣养子孙,岂不美哉?”

  以势压,以利导,便是张宾这番话的核心。

  尤其是最后一段,让很多人心中一动。

  公允地说,江南卑湿,没人愿意去,但这不是没办法么?

  北地有大群虎视眈眈的武人要抢他们的地。朝廷盯着他们的庄客,不然赋役之法都难以施行。

  就连胡人都在要求更多的东西。

  如果将来矛盾激化了——

  看南中郎将金正那样子,未必不可能,方才他可是说要把王宠沉河的。虽然被梁王斥退了,可若梁王纵容呢?梁王就是拴着这些饿狼的绳子啊。

  如此看来,如果能派一庶子去江南经营庄园,亦不失为保全之术。

  张宾说完,五兵曹尚书柳安之起身,笑道:“孟孙所言至矣。”

  说完,他扫了一下王宠所在的地方,道:“今时不同往日,二十年战乱还没把人唤醒。昔年士人苦闷,上进无由,遂纵情欢娱,通宵达旦。有人不明就里,东施效颦,诚为可笑。”

  王宠听了面色一变。

  曹嶷心下安慰,终于没我啥事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各自摊牌(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