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相国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可不防。”

  “相国居于长安,若能统御关中之众,数十万兵唾手可得,何惧刘乂、刘敷等辈?”

  “天子春秋鼎盛,身体康健,国本稳固无比。相国只需在关中经营个数年,届时以关中之众为后盾,天子便可抛弃顾虑,直接废了刘乂,以相国为储君。如此,大事定矣。”

  刘粲听了频频点头。

  在短时间内不能回平阳的情况下,用心经营关中是他唯一的选择。况且,这也是符合国策的,方便要人、要兵、要钱,不知不觉间,扩大自己的实力,掏空朝廷。

  唯一的问题是,这需要时间。

  如果天子再像早些年那样动不动大醉三日不醒、留连后宫百日不出,那他能活几年可说不准。

  好在近两年少见了。

  邵勋强势崛起,满朝皆惊,天子也有些忧虑。

  此番入京,听到了许多关于邵勋的传闻。尤其是那封檄文,听闻气得天子破口大骂,恨不得当场御驾亲征,找邵勋算账,群臣好说歹说,才勉强劝住了。

  天子是个非常记仇的人,他现在一定十分想弄死邵勋。

  其实这样也好,有这么一份仇恨支撑着,希望他别再乱来了。

  “你们说——”刘粲突然勒住了马匹,转身看向随从们,道:“邵勋这人今年会打哪里?”

  “石勒。”

  “石勒。”

  “石勒……”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致的,或许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刘粲突然沉吟不语。

  他生出了许多担心,对满朝文武的担忧也更能理解了。

  平阳内外,现在讨论邵勋的人是越来越多。

  他主持了几次朝会,几乎三分之一的奏疏与河北局势有关,其中都提到了邵勋这个人。

  此乃心腹大患——这是刘粲的认知,同时也是满朝文武的共识。

  大家都有危机感了啊。

  这种情况下,其实该团结起来,最好不要再搞什么内部争斗。

  或许,这就是陈元达等人让自己赶紧回关中的重要原因——继续留在平阳,搞不好会让暗藏起来的矛盾浮出水面,提前激化。

  不过,理解归理解,他还是不能原谅陈元达。

  父亲小心眼,我也是父亲的儿子啊。

  你们这帮人,忠的只是大汉,并不十分在乎到底谁当大汉天子。

  “回长安后,尔等寻个机会议一议。”刘粲收拾心情后,对众人说道:“看看能不能出蓝田关,给邵勋来个狠的。”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

  从长安附近的蓝田县出发,有一条山道,直通南阳,即蓝田—武关道。

  正如秦汉时在函谷谷道中不同位置修建关城一样,蓝田—武关道上也有两座关城。

  靠近南阳的是武关。

  位于蓝田县境内的是峣关——刘邦破秦兵处,北周时移到另一处修关城,曰“青泥关”,唐代又换了地方,曰“蓝田关”,其实就是因为蓝田县南境有许多地势险要之处,皆可修关城,因各朝各代关城位置不同,名字也不同。

  刘粲想尝试下,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派兵出峣关,看看能不能拿下武关,突入南阳,将邵勋的腹地搅个一团糟。

  当然,这只是一份作战计划,并不意味着现在就执行。

  就目前而言,他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尽快扫荡关中的晋军残余势力,稳固刘汉朝廷在当地的统治。

第十八章 相国(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