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相国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晋永嘉九年(315)、汉建元元年四月二十日,晴。

  刘粲准备离开宫城之前,扭头看了向延明殿。

  延明殿是东宫,皇太弟刘乂的居所。

  刘粲在关中征战年余,声望日隆,现在已是晋王、相国,掌单于台,位高权重。

  出行之威仪,更是隐隐超过皇太弟一筹。

  本月初,因为中山王再度征调冯翊氐羌之众东行,一些人到皇太弟殿中诉苦。可能言语间有些不敬吧,马上就被人告到了天子刘聪那里。

  刘聪把东宫四卫兵马五千人发往河内,交由安西将军刘雅指挥,又令冠威将军卜抽将兵监守东宫,隔绝内外,不许刘乂参加朝会。

  皇太弟,已是笼中鸟。

  想到此节,刘粲大笑而出,快马加鞭出了平阳。

  刘乂,已不足为虑,早晚把他手里的氐羌管治权拿过来——刘粲管单于台,掌六夷事,但冯翊郡的氐羌之众不归他管,向来由刘乂管束。

  其实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因为刘渊当年就娶了冯翊氐人出身的单皇后为妻。从法理上来说,刘乂是嫡子,刘聪反而是庶子。

  刘渊死后,太子刘和继位,他主动出手对付诸位兄弟,一开始很成功,但最后栽在了刘聪手上,被反杀。

  刘聪杀兄其实是说得过去的,毕竟是刘和先动手,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因此刘汉群臣在这一点上能谅解他。

  但杀了刘和后谁继位呢?不该是另一位嫡子刘乂吗?

  这就是刘聪当年面临的困境。

  好在他威望高,能力强,而刘乂的年龄又太小了,在做出妥协(以刘乂为储君皇太弟)之后,勉强登基。

  而今时过境迁,刘聪的帝位早已稳固,并且清洗了一番朝堂,支持刘乂的人几乎找不到了,所以他不再掩饰,打算把皇位传给亲儿子,而不是搞什么兄终弟及。

  软禁刘乂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剥离其对冯翊郡氐羌部落管治权——冯翊氐羌众至十万人。

  快哉快哉!

  千余骑沿着驿道一路南行,往河东方向而去。

  平阳城外看起来比较繁华了。

  操着本地、关西乃至河南口音的百姓在田间锄草。

  匈奴牧人则压根不关心田里的庄稼怎么样,长草就长草呗,能怎样?有那时间,不如把牲畜赶到汾水两边的山里去放牧。

  并州的土地好啊,山里草木茂盛,雨水充足。同样的地方,草原上只能养一头羊,这里能养五到十头,甚至更多。

  刘粲还看到有军士出城操练。

  那应该是禁军了,身强体壮,器械精良,杀声震天。

  以后都是我的!

  刘粲又笑一声,策马而前。

  “相国,为何不留在平阳辅政?我看天子亦有此意。”赵染追了上来,低声问道。

  赵染原为司马模部将,后投刘汉,今颇得刘粲宠信。

  此番入京述职,便把赵染带了过来,得了诸多赏赐。

  “你道我不想。”提到这事,刘粲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了:“奈何陈元达作梗。”

  其实,陈元达谏止刘粲留京辅政,那是直接原因,却不是主要原因。

  根本问题在于,长安、河北都需要一个位高权重之人主持大局。遍数朝廷,就刘粲、刘曜合适。

  自定下“跨有雍并”的国策后,关西的优先级就比其他地方高,因此后来做出了调整,由

第十八章 相国(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