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一声。

  “正是老夫。”王衍袖手而立,看着王彰,道:“昔年你随成都王来洛阳,其时意气风发,富贵满身。八年过去了,可曾想过有今日?”

  王彰是太原人,但并非出身太原王氏,他是正儿八经的匈奴。

  早些年,司马颖还在的时候,王彰任大将军府参军。

  在府时指出,陆机甚得成都王信重,遭河北将佐嫉妒,反为弱敌(长沙王司马乂)所败。后随刘聪北归,任刘汉中军将军。

  王彰对刘渊、刘聪父子是非常忠诚的,本身也有在中原当官的经历,不是那等愚昧之辈。不然的话,刘聪汾水观渔的时候,他也不会冒死进谏了。

  奈何奈何,世道如此,他的选择也谈不上对错,成王败寇,没什么好多说的。

  王衍叹息一声,转身离去。

  洛阳县的官员见太尉离开了,看了看时辰,下令行刑。

  刽子手是人精,看到犯人居然能和太尉说上话,拿出毕生绝技,一刀就斩下了王彰的头颅,没给他更多的痛苦。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叫好。

  刘汉数围洛阳,和匈奴有仇的人多了去了。抓到一个伪中军大将军,恨不得分食其肉——唔,这是衙门小吏的业务范围,不是不可以买卖,出够钱就行。

  王衍则看着众人,叹道:“若匈奴破洛阳,焉知我等不是王彰的下场?”

  众人听了尽皆失色。

  有些道理,光靠嘴巴来说可能说服力有限。但王彰被斩首的场面,却太有冲击力了。

  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心中的某些坚持就慢慢动摇了。

  是啊,这么乱的世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可能这就是命吧。

  命不好,没法和祖辈、父辈一样生活在太平年景,注定要付出些什么代价。

  如今他们希望的,只是这个代价少付一点罢了——不知不觉间,他们的底线已经被突破了,从付不付代价变成付多少代价。

  行刑结束之后,王衍便乘牛车回了城。

  今晚还有一场宴会,邀请了很多士人参加。

  没有明说是什么事情,但为女婿——不是,邵全忠——消除负面影响是必然的。

  他会当众算一卦,以增强说服力。

  另外,必要的安抚还是得给。

  塞点好处,堵住一些人的嘴,比如帮他们点评一下子侄辈。

  另外,一些官位运作也很费神,消耗的都是他几十年积攒下来的人情和脸面。

  每每想到此节,他也有点绷不住。

  老夫年少成名,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要为一个军户奴兵出身的人擦屁股?而且还下了血本,消耗了人情,甚至被人暗地里讥嘲。

  有些时候,他都不想做这个官了,憋气。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

  随着邵勋日渐成势,他心中的想法越来越多。

  怎么让此人知道老夫的巨大付出呢?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