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边走一边看。

  废墟之下,清理出来的东西列在一旁空地上。

  矛、刀、削、镞、斧、剑甚至是铁炉、棺钉、灯具,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

  他看了十分感慨。

  治下至今只有两个还算成规模的铁器制造基地,一个是位于广成泽南缘的汝阳聚,至今有数百铁匠及学徒。

  另外一个则是许昌,但说实话规模还不如邵勋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汝阳聚集,因为这里的工匠曾被王弥一锅端,后来稍稍恢复了一点,但时日尚短,不见起色。

  另外,南阳那边有个规模不小的冶铁工坊,但在梁芬出镇宛城后,已经很难搞到武器了。

  这便是邵勋离不开朝廷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次王衍送了不少工匠过来,其中就有铁匠,全部安置在许昌。

  这次视察西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此地的冶铁工坊重建。

  西平有铁山,这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优势。

  这个铁山在战国时期就存在了,后来历经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一直到中唐时期才彻底消亡——一是因为战火,二是因为铁料也不太好采了。

  不过到了21世纪,因为开采技术的进步,舞阳铁矿再度焕发生机,国家还成立了钢铁厂,可见此地的资源禀赋。

  从今往后,他要把西平打造成治下规模最大的冶铁基地,至少是基地之一。

  而首要任务,其实就是薅世家和朝廷的羊毛,想办法弄来更多的铁匠,然后让他们带徒弟,扩大生产规模。

  不光要冶炼制造兵器,农具亦不可或缺。

  “房主簿为公主所称,精于庶务,尤擅冶炼,不知可能为我将此地拾掇出来?”邵勋指着长满荒草的冶铁城,问道。

  冶铁城所在的地方名“酒店”。

  原本是战国时韩国的冶铁城,因官员、工匠闲时喝酒取乐,故名酒店。

  唐宪宗元和年间,淮西逆藩被平定,朝廷将冶铁城毁掉,以绝后患。

  “房主簿”名房阳,曾是河间王司马颙的主簿。颙败,房阳经人介绍,入襄城公主府为吏,主要负责管理庄园内的铁匠,水平颇高。

  至于房氏家族,则有清河、济南、河南三支,乃小姓低等士族。房阳是清河人,三支房氏家族大部分人都已经南渡江东,留下来的人不多,房阳算是一个。

  邵勋不会完全信任他。

  事实上冶铁城将由参军庾亮总管,另从汝阳聚抽调官吏,梁县武学也会派一批学生过来充当基层管理人员,慢慢将这个大型冶铁基地运转起来。

  “明公有命,自当从之。”房阳躬身一礼,应道。

  “你就在许昌幕府挂个职吧。”邵勋说道:“开过年后,我会酌情发遣一批屯丁过来,于西平县置屯田军,种地放牧,全力供给粮肉。酒店冶铁城事关大业,不得轻忽。但若干得好,异日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房阳听了心中一热。

  清河房氏的地位并不高,若非司马颙曾为河间王,镇邺城,他也不可能有机会进入颙府,至邺城为官,进而再跟着河间王出镇关中。

  说起来,他们家与东海糜氏非常类似。

  糜晃糜子恢若不是东海人,以他的家门,进入东海王府的机会并不大,更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十年内接连晋两品门第,俨然成为东海第二豪门了。

  糜氏能如此,房氏亦可,只要跟对了人。

  “好好干。”邵勋拍了拍房阳的肩膀,笑道。

  如何摆脱对朝廷的依赖?种田、练兵缺一不可。

  这些事总要去做的。

  遮马堤之战后,他的威望到了新的高度,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河南局势也愈发安稳,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用于战争的资源了。

  酒店冶铁城只是未来几年的“大项目”之一。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