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好处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王衍将册子交到邵勋手上,道:“不如一观?”

  邵勋接过一看,差点笑出来,封面上就三个字:种麻子。

  “《战国策》中曾记鲁仲连对孟尝君所说之事,鲁国自古以来无林泽之饶,但地小人众,便是因为颇有桑麻之业。”王衍继续说道:“我家世居琅琊,在桑麻之事上颇有些心得,不知此书可堪入目?”

  “不错。”邵勋看了一半,就小心翼翼地收起来了。

  都是种麻的实用小技术、小窍门,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很有帮助。即便是现代人,只要不是干这行的,都未必懂这些知识,毕竟很多人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楚。

  这年月的先进生产力,果然还在世家大族手中啊。

  马勒戈壁,得挖出来。

  “太尉请坐。”邵勋让人搬来胡床,笑眯眯地说道:“不知太尉前来河阳,所为何事?”

  “我并非空手而来。”王衍说道。

  “当然不是空手而来。”

  王衍点了点头,跟眼前这人兜圈子没用,这就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跟他谈实利更好使一些。

  于是说道:“朝廷无粮、无钱,绢帛也不多了。唯器械尚有一些,可酌情发放。陈公若要,我便找人督办此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光靠些许器械可不成。”邵勋不满道:“我来此二旬,只得粟十万斛,这会正从新郑调粮五万,只够撑到八月。况且,这么多百姓还在筑城……”

  “筑城之粮朝廷已然发放。”王衍纠正道。

  “好,此事揭过。”邵勋说道:“眉子可保证过七月有粮送来。”

  “七月亦只十万斛。”

  “好,我信太尉。”邵勋又道:“然匈奴大举屯于河上,昼夜来攻,赏赐、抚恤何在?”

  王衍有些恼怒了,道:“你就只认得阿堵物么?”

  邵勋面不改色地说道:“我只好美人,不太喜欢钱,但架不住儿郎们喜欢。我若无钱赏赐,谁给我卖命?”

  “只有三千匹绢。”王衍说道。

  “三万。”

  王衍差点背过气去,还价有这么还的吗?

  在看到邵勋的表情十分坚决后,叹道:“全忠,国事艰难,当相忍为国啊。”

  邵勋仔细看了下他的表情,发现好像真的榨不出什么油水了,于是试探性问道:“太尉,我闻洛阳有诸州派去的各色匠人值役,不知?”

  嗯?王衍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邵勋一看有戏,顿时笑道:“譬如《种麻子》一书就很好嘛。朝廷若有什么工匠,可否调拨一些来豫州?反正他们现在也闲着无事……”

  “铁匠还是很忙的。”王衍说道:“从早到晚,炉火不息,为你等打制器械。伱可知一副铁铠有多麻烦?若非老夫亲眼所见,绝难相信,竟要三四十人花费大半年的工夫,才能制出一领铁铠……”

  “铁匠不行,其他匠人总行吧?”邵勋说道。

  他现在主要解决辖区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

  铁匠、商人、学者之类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一般需要农产品大量剩余才能大面积供养。所谓工业革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农业革命。

  有铁匠固然好,没铁匠的话,其他的如织染匠人或者其他什么工匠也

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