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停下,王敦只能骂骂咧咧地下了车,打算看看怎么回事。

  糜晃、邵勋、王衍三人登上了渡口旁边的一个高坡。

  入目所见,大河两岸一片萧瑟,人迹全无。

  曾经兴盛无比的渡口,可能有阵日子没迎来商旅了。

  目力所及之处,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坞堡的轮廓。

  秋风之中,送来了断断续续的铃铛声,那是坞堡示警的声音,可能把他们这一行人当成贼匪一流了吧。

  官兵,有时候确实和贼匪差不多。

  脚步声传来,胡毋辅之气喘吁吁地登上了高坡,道:“信使来报,天子昨日在温县谒陵,今日启程出发,明后天便能过河。”

  “信使”自然是皇太弟的信使。

  邵勋回想起了半年多前的事情。那会的司马颖可谓意气风发,留五万兵戍守洛阳,自回邺城霸府,试图遥控朝政。

  平心而论,冀州确实是诸镇中实力最强的。

  一直到唐代,河北都是全国人口最多、最富庶的地方。

  清河绢天下闻名,被列为第一等丝绸。

  诗书传家乃至“书剑双美”的家族数不胜数。

  永济渠运河直通幽州,极大繁荣了商业。

  贝州大库存放着无数钱粮、甲仗,号为“天下北库”。

  但坐拥这么一个风水宝地,搞不好政治,还是会完蛋。

  司马颖好像吸取了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的教训,因为他打赢后,很快离开洛阳,回了邺城。

  但又好像没吸取,因为他当了丞相、皇太弟,在邺城操控朝局,俨然众矢之的。

  不然的话,即便是同脉兄弟,司马越也不一定能说动司马虓、司马腾等人帮他。

  政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天子可有难处?”糜晃看向胡毋辅之,问道。

  现在大家都知道天子借钱吃饭的事了,了解了这一行人的状况。

  护兵百余,多为邺城败卒。

  宗王、大臣、家眷百余,这还是从邺城出逃时的人数。司马颖走后,邺城守军溃散,王浚大军攻来,一路烧杀抢掠,又有些后知后觉的宗王、大臣及邺府幕僚举家出逃,部分人汇入了天子逃难的队伍,现在已膨胀至大几百。

  天子借的三千钱,只够他和随从吃饭的,其他人得自己想办法。

  逃了这么久,日子应该很艰难了。

  这次胡毋辅之带了一些钱回去,也只能勉强救急而已。

  “天子……”胡毋辅之脸上现出不忍之色,道:“王浚已攻入邺城,士众暴掠,死者甚众。其人还遣乌桓酋帅羯朱率兵追击,至朝歌而返。天子走急,丧履。至温县谒陵时,还需借从者之履,唉!”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

  王浚是真不打算放过司马颖。攻占邺城后,还派乌桓骑兵追击,一路追到朝歌县。

  这个县位于汲郡,离邺城并不近。追出来这么远,他是真恨司马颖啊。

  或许,这就是司马颖决心出逃的主要原因。

  留在河北,一旦落入王浚手中,哪怕司马越不想杀他,王浚也不会给司马越面子,定然杀之而后快。

  另外,天子丧履这事也能从侧面印证王浚追击力度之大。

  鞋都跑掉了……

  “邵司马。”糜晃转过身来,道。

  “在。”

  “你

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