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我参与、我监督、我修改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到朕这里哭死,泰西那么远,朕毫无办法。”

  “国务大臣是具体某个人,可以处理他,但这种共决的办法,没有人会承担责任。”

  “安东尼奥殿下也没有办法,他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国务大臣,恳请陛下派遣,但远赴泰西,路途遥远,恐怕无人愿意前往。”保利诺多少有点无奈。

  其实安东尼奥下的命令是让保利诺,无论如何恳请陛下,派一个国务大臣到里斯本去,如果无法获得恩典,就前往翰林院、国子监,想尽办法,花再多的银子,也要重金请一个足够担任国务大臣的士大夫前往里斯本。

  保利诺作为葡萄牙这个藩属国的使者,可以在大明自由活动,但他游说失败了,翰林、国子监的那些学正,不为所动。

  倒不是银子的问题,是压根就不见他这个泰西的使者。

  最终,保利诺没有在陛下面前提出不情之请,只能暂且这么糊弄着,先共同表决国事,再慢慢寻找国务大臣的人选。

  安东尼奥有点孤立无援,葡萄牙地方的贵族们,也不信任他,更不会帮他做出任何决策,安东尼奥甚至连仿照费利佩,让各地区遴选代表组成国务委员会议事,都做不到,那些个贵族根本不理他。

  这次费利佩进攻里斯本,几乎所有的贵族都在作壁上观,没有帮助安东尼奥的意思。

  “他这个国王做的真的没劲儿,给葡萄牙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这些贵族依旧执着于他私生子的身份,不肯认同他,干脆把那些贵族都杀了好了。”朱翊钧完全清楚了安东尼奥面对的局面。

  剑圣马尔库斯被刺杀之后,安东尼奥越来越压不住那些贵族了,那些贵族以前还惊恐于马尔库斯的战力,不敢表露自己的态度,现在,连演都不演了。

  保利诺俯首说道:“陛下圣明,安东尼奥殿下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在一点一点的杀死那些可恨的贵族,但凡是在国战之中没有出兵的贵族,都将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嗯?”朱翊钧一愣,他终于明白,安东尼奥为何声势浩大的跑去马德里求和去了,就是为了对内搞清洗!而且手段看起来极为狠辣。

  朱翊钧疑惑的问道:“做得到吗?”

  “安东尼奥殿下的军事天赋,虽然不如马尔库斯,但对付这些没有经历过任何风浪的贵族,完全足够了。”保利诺对这个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安东尼奥在葡萄牙的范围内,还是很能打的,只要把费利佩哄好了,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小心为上。”朱翊钧没有过多干涉葡萄牙的国策,只是祝福安东尼奥注意安全。

  大明皇帝接见了几乎所有的使者,唯独英格兰使者,仍然没有被允许觐见。

  朱翊钧下了大朝会之后,换上了常服,带着一队缇骑,向着西直门而去,到西直门换乘小火车前往西山煤局而去。

  今天,是西山煤局身股制改制后的第一次工盟大会,所有拥有身股的匠人,也就是工龄三年以上的匠人,都会参加这次工盟大会。

  这次工盟大会的主要议题,有三个,宣布工盟成立,宣布工盟运作的基本机制,宣布工盟的职责。

  经过上次匠人下山的事情之后,所有人都见识到了匠人暴动的可怕,朝廷的岁收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官厂利润上缴,大明朝廷如果对任何匠人运动都不分青红皂白的进行镇压,绝对会引起更大的工匠运动。

  工盟的诞生,就是为了调节矛盾,要让匠人参与到官厂的管理之中,要对官厂的官吏的行为进行监督,要修改官厂中不合理的法例。

  让所有匠人‘参与、监督、修改’官厂改制,就是工盟的主要职责。

  全厂工盟大会,每半年举行一次,而各工坊的工盟大会,每三个月举办一次。

  而各工坊以大把头为首的各队,要每月收集匠人‘参与、监督、修改’的意见,要对官厂管理的官吏进行全面监督,为官吏违背吏律提供线索,并且汇总到各个工坊工盟大会上,交由大工匠。

  大工匠负责和官厂总办交涉,最终要在半年一次的工盟大会解决问题。

  并且每半年一次在六月、十二月末举办的工盟大会,所有大会纪要,都会呈送御览。

  如果不想把事情闹到陛下面前,那就在官厂内部消化,而这个消化过程,需要大工匠为代表的匠人满意,也要总办为代表的官厂官吏满意。

  整体而言,工盟没有实体,但有大会,而且大工匠的评定极其严格,西山煤局近三万的匠人,只有十二名大工匠,每一位,都为官厂技术革新带来巨大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翊钧作为大明皇帝,出现在了官厂工盟大会时候,迎接了山呼海喝一样的欢呼声,万岁的喊声不绝于耳。

  缇骑们好不容易才安抚下了匠人们的情绪,第一次工盟大会顺利召开。

  朱翊钧在官厂停留了很久,和官厂总办王纪沟通了很久,王纪是山西芮城人,勉强算半个晋党,因为他没去全晋会馆投靠过王崇古,他和王国光有些关系。

  他是万历二年进士,次年授官池州推官,巡按保定,后在万历九年到胜州厂,参与了胜州厂的营造。

  这一呆就是九年时间,万历十八年回到京师,以工部五品营缮司郎中,任西山煤局官厂总办。

  王纪对官厂管理经验非常丰富,皇帝询问,王纪对答如流,尤其是对于官厂法例的变革,他有自己的看法。

  朱翊钧对王纪非常满意,再视察了一圈官厂,到水肥厂后,听取了大工匠魏友山对水肥制作工艺改良后,离开了西山煤局。

  大明皇帝的车驾直接去了北大营操阅军马,回到通和宫时,天色已晚,朱翊钧拧亮了石灰喷灯,开始处理今日的奏疏,没有了奏疏不过夜的硬性规定,但皇帝还是习惯性的处理完了所有奏疏,才会安心。

  “陛下,解刳院大医官送来了奏疏。”冯保将最后一本奏疏放在了陛下面前,王国光昨日病情突然加重,大医官抢救之后,王国光已经有些认不清楚人了。

  按照大医官的判断,王国光身体还算硬朗,还没有到终末期,就是开始有点糊涂了。

  这是个很糟糕的消息,王国光作为万历维新的功臣之一,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朱翊钧看完了奏疏,下旨解刳院,要保证王国光的生活质量。

  “陛下,有件喜事,皇后千岁洪福齐天,又有身孕了,李太后闻讯,恩赏了宫人。”冯保赶紧说了一件喜事,除了皇后外,还有前年入宫的顾庄妃顾眉生,在前天,也经过大医官吴涟的确认,有了身孕。

  朱翊钧算了算,来年一月,又会多两个皇嗣,李太后在朱翊镠就藩后,还病了一场,总觉得有点冷清,这好不容易皇后的肚子又有了动静,李太后自然愿意恩赏一番。

  这大约就是生活,有欢有悲,有合有离。

第九百八十五章 我参与、我监督、我修改(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