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不吃招安这碗饭,那就吃炮弹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了,地方汉军就会平叛,比如万历元年刘铤、曾省吾平九丝,荡平都掌蛮就是如此。

  隔一段时间,朝廷就得兴兵灭几个土司,才能让土司世酋们听话。

  有的时候,土司世酋听不懂大明朝廷讲的道理,只能看得懂拳头。

  播州杨应龙就是这么个听不懂道理、想试试拳头的世袭土司,自唐代受封至今,杨应龙已经是第二十九代播州土司世酋了,在播州有着极为强大的号召力。

  “杨应龙病了,他的儿子们也病了吗?”朱翊钧的语气里带着点不满。

  会勘并不要求土司一定要到,毕竟鸿门宴是一种非常高端的权谋,土司们也害怕朝廷在某次会勘,突然动手,把所有土司世酋都杀了,强行改土归流。

  土司不到,儿子到了也行。

  但杨应龙没到,杨应龙的儿子也没到。

  “当初都掌蛮事,也是都掌蛮世酋不肯出席会勘,连儿子也不派遣,一副土皇帝的派头。”凌云翼开口说道,这话就是把杨应龙给定性了。

  在大明,杨应龙是土皇帝,那皇帝陛下又如何自处?

  都掌蛮不臣,就是从不出席会勘开始的,当一个土司世官不肯出席会勘,就代表着他有了别的想法。

  “贵州巡抚叶梦熊奏杨应龙诸不法事,请求朝廷派兵拿人,至重庆府斩首示众。”凌云翼拿出了叶梦熊的奏疏,根据叶梦熊的奏疏,杨应龙有五条死罪。

  居所雕龙饰凤,此罪一;

  擅用阉宦设海龙宫,此罪二;

  好以诛杀立威,所辖五司七姓不堪其虐,此罪三;

  宠妾灭妻,杀妻杀岳母、杀妻叔,对妻家赶尽杀绝,此罪四;

  私藏强弓劲弩火炮甲胄,私设关隘,有谋反迹,此罪五。

  杨应龙的妻子是重庆永川张氏,张氏有个在重庆做知县的族人,名叫张时照,张时照畏惧杨应龙逃回了重庆,上了一份血书,诉说了杨应龙的暴行,张氏血脉被追杀,几近断绝。

  “四川巡抚李尚思奏请暂免勘问。”张居正拿出了四川巡抚的奏疏,奏闻圣上。

  杨应龙有罪,这五条罪状,每一条都是死罪,每一条都是证据确凿,杨应龙这几年,屡次派兵袭掠余庆、大呼、都坝等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些事四川巡抚也是知道的,李尚思给出了暂免勘问的意见,不是他收了杨应龙的贿赂,给杨应龙说好话,而是基于一个基本事实,此时大明正在对东吁作战,四川汉军入云南、缅甸,四川空虚。

  云贵川黔等地的土司作乱,都是四川汉军平定,上一次大理之战,就证明了所谓熟苗,不可相信,还是黔国公府请了四川汉军支援,才摆脱了危机。

  四川汉军都在缅甸,这个时候,对杨应龙进行抓捕,很容易惹出祸端,一旦杨应龙联合诸多土司造反,会对东吁战线,产生不可知的影响。

  杨应龙已经是第二十九代播州世官了,在播州地方根基深厚,整个播州地方会闻风而动,一旦闹得乱子大了,会相当危险。

  李尚思给出了几个步骤,让杨应龙弄几个替罪羊出来到重庆听勘斩首,主要是给几个被劫掠的土司一个交代,杨应龙交银赎罪,并且移交次子杨可栋为人质,朝廷进行训诫,不要生事。

  被袭扰的几个地方,全都是土司,土司之间的乱战,只要不闹的太大,大明朝廷也懒得费那个劲儿管,深山老林,没几个人愿意往里面钻。

  李尚思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因为朱翊钧想到了乾隆的大小金川之战。

  这播州开战,不知道要打多久,又不知道要打到什么地步,能安抚还是以安抚为主。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暂时安抚杨应龙,继续维持对东吁的攻伐。

  云南和四川的态度是一致的,继续打东吁,打出一个出海口来,这样一来,云南也是沿海省份了。

  孟加拉地区的棉纺业发达,如果能够打通到西洋的出海口,对于云南而言,就是永生永世的福气了,对于朝廷也有利,因为孟加拉的硝石要通过海运,这多少让人有点不太安心,还是陆上更加安全。

  “凌次辅要平定播州杨氏,臣以为还是安抚为宜,等过段时间,朝廷能腾出手来,再严厉惩治不迟。”张居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凌云翼有些无奈的说道:“张元辅!我怎么就跟你说不明白这个道理呢,李尚思的这些道理,都对,但是杨应龙会听吗?你看吧,只要朝廷安抚,他就会觉得朝廷软弱。”

  “他对这些土司的劫掠就是试探朝廷,一旦朝廷安抚,他就会认为朝廷没有余力管他,就会趁机继续攻伐。”

  凌云翼在广东跟这些土司们打过交道,罗定三县瑶民生乱,那时候,凌云翼杀性还没这么重,跟瑶民讲道理,越讲事情闹得越大,最后凌云翼只好把他们都杀了。

  现在播州杨氏也是这么个情况,他现在蠢蠢欲动,已经无法按捺自己的野心了!

  “这些个土司世酋,都是怎么想的?闹得大了,招惹到朝廷震怒,安能活命?趁着朝廷愿意谈,老老实实的做土司世酋不好吗?”张居正略显一些迷茫,他完全搞不明白这些土司世酋到底是怎么想的,多少有点糊涂。

  真跟大明朝廷闹翻了,朝廷派兵过来就摸不到头脑了,因为脑袋已经被砍了。

  张居正缺乏地方理政经验,也没跟这些土司世酋打过交道,确实无法理解。

  “万宗伯说: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些事不可理解。”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先生也别想了,想十天十夜都想不明白,他哪来的胆量,但他就这么干了。”

  “他就是在试探朝廷,试探朕,试探朕会不会兴兵。”

  “这样,先礼后兵,先按李尚思所言招抚一番,如果他把朝廷的善意当做是软弱,那就调集四川汉兵进剿,趁着这个功夫,兵部新式火炮,先交付四川汉军使用。”

  朱翊钧之所以没有立刻兴兵进剿,完全是因为调兵遣将、调动军备粮草需要时间,若不是四川空虚,朱翊钧不会给杨应龙这个机会。

  “杨应龙背后有人。”朱翊钧继续说道:“大明自万历十年开始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这改土归流,世袭土官,自然有不服气,杨应龙就是抓住了这股怨气,而这些世袭土司,也在后面对杨应龙进行声援。”

  “若是杨应龙死不悔改,不知收敛,这一战,不仅要打掉杨应龙,还要打掉所有土司们的不臣之心!”

  大明改土归流的政策,是在海瑞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制定,海瑞有恩科进士,这也是愿意前往土司做流官的恩赏之一。

  改土归流,是把万历维新的成果,分配给云贵川黔的土司熟苗,这个过程绝对不能温和,否则这些个土司会把分配过去的成果,全部自己吃下。

  云贵从万历十年起,开辟了大约三十五万亩的茶园,本来是恩泽广被的好事,但这些茶园,或多或少,都被这些个土司世酋所侵占。

  茶农辛苦种茶,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而这些土司世酋,将茶叶顺着茶马古道卖入川藏谋取厚利。

  改土归流,势在必行,把杨

第九百八十四章 不吃招安这碗饭,那就吃炮弹(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