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八、犹抱琵琶半遮面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浔阳大战之前,七绝诗琴曲中一直缺失的莲舟曲,老乐师竟然是随意传给了这些琵琶小娘们。

  还有莲舟曲这个名字。

  “莲舟……莲舟……确实是莲舟,巧合还是故意,还是说……真是缘起……”

  他恍惚四顾左右画舫。

  一种玄之又玄的缘感萦绕在他心头,剪不断理还乱。

  罗娘与众人的侧目下,儒衫青年蓦然一笑,朗声:

  “是缘分,此曲在下也会一点,但……夫人的曲子似是更加完整精妙,夫人能否为在下完整的再奏一遍此曲?”

  罗娘愣了下,轻轻颔首:

  “当然可以。小大人稍等,奴家调下琵琶,刚刚见您上船有些激动,拨子都落地了。”

  说着,她弯腰捡起弹琵琶的拨子,调试琵琶,准备再奏一曲。

  欧阳戎回头吩咐:

  “十三娘,去备些菜肴,摆一桌酒,让大伙在船里休息下。”

  “是,公子。”

  裴十三娘立即下船,置购酒菜。

  欧阳戎起身,准备靠近一些。

  胡夫忽然伸手拦住欧阳戎,朝罗娘认真问:

  “等等,夫人说以前是洛阳教坊司的,那现在应该上岸,成了人妇吧?”

  他语气的有些不客气。

  琵琶妇人却并未生气,轻轻点头:

  “没错,已为人妇。”

  胡夫皱眉问:

  “那你年初怎么还去浔阳楼那种地方?咱家可是清楚,那是风花雪月之地,你已有家室,跑过去,有些不守妇道了。”

  一旁,众人看不到的地方,易千秋闻言,冷脸伸手,掐了掐元怀民腰肉,后者倒吸一口凉气。

  罗娘并未气恼,转头看向欧阳戎,默默凝视了会儿他。

  众人不解,好端端的看着欧阳良翰干嘛。

  不等欧阳戎开口,琵琶妇人低声道:

  “因为小大人您。”

  “因为在下?”

  欧阳戎也有些诧异,手指了下自己脸庞,确认道。

  罗娘轻笑说:

  “年初,夫家来浔阳做生意,奴家听闻小大人您举办浔阳楼琵琶晚会的事情,征询了夫家允许,特意前去,想见一见小大人,可惜,或许是奴家卑微命薄,那场晚宴,连小大人尊容都未见到一面。”

  她抚摸了下琵琶,叹息一声:

  “反而是从一位令人尊重的老先生那儿,学了些受益匪浅的琵琶曲。”

  这一下,不只是胡夫、元怀民等人了,连叶薇睐、裴十三娘都忍不住眼神莫名的看向欧阳戎。

  欧阳戎奇问:

  “夫人要见在下作何?”

  顿了顿,下意识问:“可是有什么冤屈,需要在下主持?”

  罗娘摇摇头,呢喃:

  “没有冤屈,怎会有冤屈呢,都是命缘……”

  欧阳戎正色问:

  “那夫人为何执着见在下?”

  罗娘目露些许回忆色,没有立马开口。

  这时,裴十三娘置购酒菜返回,携带奴仆,端盒入船。

  很快,一桌酒宴摆在众人面前,各自盘膝落座。

  裴十三娘在欧阳戎身旁重新坐下,为他倒酒,欧阳戎直接接过她手中酒壶,身子前倾,对面的为琵琶妇人倒了一杯酒水。

  罗娘手攥拨子,未动酒杯。

  一直一动不动的她,某一刻,突然随手下挥,牵动起一根琵琶弦,弦拉起,又弹了回来。

  “铮——!”

  一道铿锵琵琶音回荡画舫。

  清音嘹亮,愈显江水寂静。

  众人闻声,像是收到琵琶曲开始的信号,也安静下来,目视罗娘。

  琵琶妇人转紧琵琶轴,用拨子拉动细弦,又接连试弹了几声。

  尚未成曲调,可这琵琶音就已经非常有感情了,令画舫内本就要离别的众人动容。

  特别是叶薇睐。

  察觉到什么,欧阳戎低头看去,发现小丫头的手不自觉的攥紧了他手腕,攥的指尖发白。

  琵琶声回荡船内,弦弦凄楚悲切,隐含哀思,似在诉说某种不得志。

  罗娘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

  光是这琵琶声,好像就已经说尽心中无限往事了。

  外加上她的悠悠嗓音,响彻在欧阳戎与众人耳畔:

  “说起来……奴家与小大人也算是故人了。”

  儒衫青年酒杯停顿:

  “故……人?”

  妇人怀抱琵琶,却半张笑颜灿烂:

  “故人。”

五百五十八、犹抱琵琶半遮面(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